1)第四百三十七章 运河_贞观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洛阳,入通济渠,吴船正式进入大运河。

  吴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船形宽广,船体扁平,方头而平底,抗风性能好,运输能力强,但前行阻力较大,操纵并不灵敏,因此不太适宜进入航道狭窄、水流湍急、礁石密布的长江上游航道,也难以靠近黄河的险要地段,所以当时人称舟船要“随江、汴、河、渭所宜”,有所谓“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注:《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之说。

  缺点是,不太适合水战。

  问题是李泰出行的理由是省亲,不是去打仗,不可能借用楼船。

  大运河隋唐都通洛阳,元明清才改向不再绕经洛阳。

  运河通济渠段贯通黄淮,通汴州(今开封)、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宿州、泗州,唐代河南采访道下泗州的治所临淮县在今盱眙县对岸,即在洪泽湖水下。

  进入宋州段,丘行恭在船头端坐,手却扶在刀柄上。

  校尉水征弓身细语:“将军,晚上怕要恶战了。”

  丘行恭有些茫然。

  好像……

  应该没有甚么异状吧?

  “额们前后的乌蓬船,将军是否觉得眼熟?”

  丘行恭愣了。

  运河上船来帆往,他怎么能注意到小小的乌蓬船?

  不过,确实有点眼熟。

  水征嘴角扯了扯:“从汴州开始,他们就轮换着跟了一路。将军注意看,他们的竹篾蓬上都有鸬鹚的图案,摆明了是一伙的。”

  “而且,现在乌蓬船的数量隐隐增多,这便是动手的前奏。”

  丘行恭微微一笑。

  他确实不精通水战,但是,东风吹,战鼓擂,谁怕谁?

  暮色笼罩,四艘吴船团团护住李泰所在的吴船,不给外人可趁之机。

  夜色中的运河,忽然多了许多星星点点的火光。

  是北方盛行的沙船。

  方头方尾,俗称“方艄”;

  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

  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

  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

  船上装有多桅多帆,航速比较快,舵面积大又能升降,航行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应,减少横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

  沙船结构独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

  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浅,阻力小,能在水上快速航行,适航性能好;载重量大,一般记载沙船载重量是二千石到六千石。

  能出现在运河内的,也就是二千石沙船。

  与个头较大的吴船相比,沙船更灵活、更适合攻击!

  居中的吴船舱内,李泰神色平稳,举着茶盅的手平稳无比,谈笑风生地与布里库提、李欣细说当年隋炀帝龙舟下江都的掌故。

  没人注意到,他垂入衣袖的那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