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肚量_重回下岗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万程不是心里没谱的小青年。按实际年龄算,早就是油腻大叔了,而且,自认为工于心计。

  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绝对不肯干的。也就是说,那个齿轮模具,他是完全有成功的把握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这个,做为他在二分厂副厂长这个位置上,打响的改革第一枪。

  这相当于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啊,这把火点不着的后果,油腻大叔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当年,为设计这一系列的齿轮模具,二分厂是下了大本钱的。这些模具,构造基本一样,只是齿轮型号不同,大小尺寸不同而已。只要一个型号的模具成功了,其他的型号也就等于成功了。

  像这种复杂模具的设计,分厂技术科的这点技术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当年是张年发与总厂技术处合作,将技术处的顶尖模具设计人员集合到一起,反复试验,才搞了个差不多,却不得不终止。

  就在二分厂终止了这种模具试验几年之后,附近一家私企却用这种方式制造出了齿轮成品。

  这种生产方式,投资小,见效快,技术含量不高。唯一有技术含量,一般人无法搞的,就是模具的技术图纸。

  而那家私企制造模具用的图纸,竟然是二分厂的那份图纸。据说是那家私企的老板,花了三千块钱,从私人手里买来的。

  而张年发当年为得到这份图纸上的所有参数,恐怕投了三万不止!如果算上设计费用,试验费用,三十万都不止!

  刘万程不知道张年发知不知道这个消息?反正当年他看到那家私企手里那份蓝图,竟然还印着江山机器厂的图纸编号,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

  既然人家私企得到了这个图纸,很快就搞出了成品,说明他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而且,第一套模具暴露出来的缺陷虽然很多,但都不是重大缺陷。这只能说明刘万程、韩素云和技术科的技术员们,模具设计经验不足。这些缺陷,将来制造第二套模具的时候,应该都可以避免。

  模具进入第二个试验阶段,也更加艰苦。

  压出产品,针对产品上的缺陷,再对模具进行修改,然后再去试验,如此反反复复。

  幸亏刘万程有着上一次的制造经验,虽然参数大多没有记住,但多少都还有些印象,这就少走了大部分的弯路。

  第二阶段的试验,其实主要就是确定各尺寸参数,热件的膨胀系数。

  国庆节放假,所有参加试验的职工都没有休息。

  十一假期一过,早上上班,刘万程拿着一个完整的齿轮,出现在张年发的办公室里。

  张年发愣愣地看着刘万程,小心翼翼地把齿轮接过来,顺手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游标卡尺,测内径、外径,鼓捣半天问刘万程:“压出来的?”

  刘万程点点头说:“内外径完全不用再次加工,直接高频淬火。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