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3 如梦初醒_重生之庙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初夏,一向平静的伊嵩县城突然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在县城边,原来的一片荒地被老百姓平整过后倒也一个停车场的样子。

  山区小县城最不缺的就是石头,这年代的人工费也不高,也没有出现劳功荒。县城周边的老百姓推的推车,装的装沙,摆石头的摆石头,然后在这里又划分了若干个功能区,比如说靠近坡边的就是洗漱区、用来晚上点篝火的中间地带就是娱乐区、一个朝阳的地方摆上几个方桌和椅子就是工作区,至于休息区,大家随便挑,能架1000多顶军用帐篷的地方肯定够用。

  除了休息区,最大的就是服务区,县城里的厨师负责做饭,公安局派了一帮便衣驻守,防止再出现大案。

  00多人全都住在这里,加上县委常委、县教育局、旅游局等领导和工作人员也住在帐篷里,近00人的队伍在此驻扎,在这个节庆活动还不泛滥的时代,的确显得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对于记者们来说,这种接待方式真是别开生面,让人开心,还能够与各个层次的民众打成一片。记者们纷纷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难忘的一幕幕。

  朱天勇专门给孙正清校长交待,在记者采访尹焕和学校的时候,一定不能全都说出来,一天爆一点料,让他们对后面的内容产生期待,从而在这里住的久一点,住得越久对伊嵩县越有利。

  因此,本来还想住帐篷的尹焕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旦他住进去,爆多少料岂能由他算了说?这帮记者的本事尹焕是知道的。因此,学校以有课为由,规定尹焕每天上午放学后到帐篷营地接受采访,当然学校的孙校长和苏老师也同时接受采访,只是侧重点不同。

  虽然每次尹焕都像挤牙膏似的,但记者们却也发现了以前没有报道过的诸多兴奋点。比如,出身农村,无人疼的孤儿,残疾儿童,这要是写出来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说不定比张海迪还要火。勤奋一点的记者就已经开始动笔了。

  《华夏青年报》的实习记者赵记者由于身材矮小,挤不到好的位置,只好在外围转。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尹焕身上,因此孙虎此时也是无事可干,竟然被一帮疯狂的记者给挤了出来。

  赵记者看无事可干就主动和孙虎聊起来,聊着聊着孙虎就从自己聊到了尹焕。孙虎自然把尹焕说得天花乱坠,比如会功夫,能打倒几个成年人,比如会书法,比如说会写诗,往往是不加思索、出口成章,比如说会中医,自己的一次感冒就是尹焕治好的,比如说是个全天加天才,在学校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并且是次次满分。

  赵记者也傻了,如果按这个写,尹焕岂不成了怪胎。

  最后,这位赵记者忍痛把孙虎讲的又缩小了一些,发到了《华夏青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