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一章 有求于人_三国之曹魏虎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侧室,以前在长安城里勾栏听曲,偶有放松,那也是合法交易不是?

  三人寒暄过后,糜竺回归主题。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夏侯安肯亲自前来,必然是有求于己。

  夏侯安不是生意场上的人,糜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伯阳是否遇到了难处?”

  糜竺有君子之风,人品是靠得住的,所以夏侯安也不作隐瞒,点了点头,慢慢说来:“想必二位兄长也知道,前段时间我与袁谭交战,虽然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但我也因此损兵折将。此番前来,是想请二位兄长借些钱财,用以抚恤阵亡将士。”

  得知夏侯安是为钱而来,糜芳浑不为意,豪爽十足:“老弟何须见外,之前你与袁谭交战,遇上诸多难处,我们都未能帮上分毫,此番用钱只管开口,我糜家最不缺的就是这个!说吧,你想要多少?”

  谷/span“大概需要六千万钱。”

  夏侯安给出答复,倒不是故意狮子大开口,想讹诈糜家一通,而是除去将士抚恤之外,城池饱受战火,各个方面都急需用钱。

  这也是他与路粹等人多番计算之后,得出的最小结果。

  听到这个数字,糜芳愣了一下,本以为区区一个小县城,能用着多少钱?没想到却是这么多。

  如果是几百万钱,他个人就能够做主,但数目一旦上了千万,就只能听取大兄的意见了。

  何况,还是六千万。

  糜芳看向兄长,糜竺微皱眉心,对此沉吟起来。

  对于家资数亿的糜家来说,六千万钱不算多,但也肯定不会少。

  商人讲究的是投资之道,利益永远排在第一。

  见糜竺没有即刻应允,夏侯安便猜到这笔钱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补充说道:“二位兄长放心,我以后一定连本带息的还上,不信的话,我可以立字据……”

  糜竺摆了摆手,应下此事:“伯阳有此仁心,实属难能可贵。还上倒不必了,就当是我糜家为都昌做的一点贡献好了。”

  “糜兄大气!”

  夏侯安竖起大拇指,同时允下承诺:“以后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在糜府吃过晚饭,作为家主兼别驾的糜竺免不了事务缠身,便自个儿忙碌去了。

  夏侯安则与面泛红醉的糜芳走出大堂,漫步于中庭。

  期间,夏侯安不经意的说起粮食的事情,都昌城内所剩粮食无多,今年的粮食糜家还未差人送去都昌,夏侯安则希望糜家能够再多拨发一些。

  自夏侯安击退袁谭后,名声再次小涨了一波,一些难民认为夏侯安具备了庇护的能力,纷纷向都昌赶来,以求收留。

  试问乱世,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人口。

  所以对于主动来投的流民们,夏侯安来者不拒。

  可如此一来,供给的粮食又成了新的缺口。

  糜芳面露难色,这个怕是难了。

  “老弟啊,你也知道现在是个什么世道,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你制造的几样东西是好东西,换做以前,必然会大赚一笔,但现在买得起的人却很少。这几年,粮食就像疯了一样的涨价,一石粮食的价格,已经从数千钱涨到了几万钱。”

  “各地商贾都不是蠢人,全在大肆囤积粮食,以求结交权贵作为晋升之资,亦或是坐地起价,卖个好的价钱。”

  “每回送往都昌的粮食,其实都是亏本的买卖,全是兄长在往里面贴钱……”

  糜芳借着酒意,将真相如实以告。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夏侯安还能说什么呢?

  况且糜家兄弟对自己已然不错,也要体谅人家的难处。

  算了,再想其他办法吧。

  夏侯安正欲作罢,却听得糜芳话音一转:“不过,我倒是有个法子,可让大兄拿出更多的粮食。”

  此话一出,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夏侯安急忙拱手:“请子方兄教我。”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