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3章 先发制人_大隋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军,总兵力计有七万五。在杨集的中军大帐之中,随军文武济济一堂,通明的火光将大帐照得亮如白昼。

  作为一个上位者,杨集当然不能仅仅盯住漠州地区,尽管他将主战场设定在漠州南北、尽管定下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战略,但高句丽的高元和渊子游也不傻,他们知道陆战乃是隋军之所长,无论隋军在辽水上做出多大的动静,那都是掩人耳目、掩耳盗铃,一旦隋军发动战争,漠州南北绝对会沦为主战场。只不过他们探不清隋军虚实、主力何在,还来不及针而对之;若不然,他们势必在高句丽的三大犄角部署更多的兵力。

  而他身为东路军主帅,要用主帅的眼光、全方位考虑此战,要是某个环节出现巨大的差错,全局极可能崩盘。所以他必须把战争控制在速战速决的范围之内,一旦战争悬而未决,给高句丽喘息之机,形势就会变得极其复杂,隋军很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然速战速决同样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集率军赶来城子山大营这个最关键对峙点的原因;在行军作战这个方面,杨集完全放心宇文述,但是宇文述急于回归朝堂野望,却容易让他失去自我,稍微不慎,就会把大好局面葬送。

  如今的隋朝和高句丽之战已经朝着极为危险的方向发展,据檀允那个高奸送来的消息称,渊子游的弟弟渊子澄已率七万大军从国内城北上、此时已经进入千山道中段,不日就会抵达安市城。

  这个消息令杨集又是吃惊又是庆幸;他吃惊的是高句丽的坚决态度,毕竟辽东平原南部已然部署了三十五万大军,其兵力超过隋军两倍左右,然而高句丽竟然又将七万精兵调来北方,使总兵力高达四十二万,如果现加修城的民夫、当地青壮算上,高句丽可用之军,少说也有五十万。由此可见,高句丽不但不畏战,反而打算将东路军吃干抹净、夺取漠州和辽东大安县,之后再挟大胜之势与大隋合谈,亦或是趁势进军幽州。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杨纶的水师比渊子澄晚到两三天时间,要是撞个正着,非但夺不到盖牟城、安市城,还有全军覆没之险。但是他如果再不作为,杨纶仍旧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毕竟两军存在着兵力上的巨大差距,要是再给高句丽从容部署的时间,陆上隋军急切之间,根本攻不破对方严密的防线,而对方却能从容的分布南下,先将杨纶这支奇兵干掉。

  想到这里,杨集毅然下定决心,向济济一堂的随军文武说道:“诸位,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因为等候迟迟不到的物资而让敌军从容部署,那么我们必将优势全无,所以我决定发动攻势。至于物资什么的,此时已经不是重要的东西了!”

  】

  停了一下,杨集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