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1章 失望_重生之跃龙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钱;而分散的作坊式生产,因为省去了运输成本,以及工人是临时聘用的原因,反而每只菌棒只需要八毛钱左右。

  生意人嘛,只要有利可图,总是能践踏一些东西的,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年的陈东也不例外。在各个乡镇转了十来天,他又回到了县城,跟他的发小试探道:“阿昊,我嚟呢边投资,有咩优惠政策呀?”

  两人太熟了,熟到陈东一撅屁股,董昊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因此理都懒得理他。这年头外商吃香,说他们是超国民待遇都不为过,可建生产基地哪有那么容易?

  土地、厂房、招工、培训、原材料购买、生产安排、产品收购……董昊是自己跟着舅舅干过的,也看过李家明他们是如何干起来的,自己这发小虽然人聪明,但要他耐得下那性子,还真不看好他。

  更何况,你干成了又能怎么着?

  香菇产业只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不了城镇人口的就业,无法创造大量gdp、提供大量税收,而且要在官僚碗里抢饭吃。现在各县的食用菌开发与推广,都是农业部门在搞,怎么愿意给外人染指?

  外商投资能让报告更好看,但里子呢?有开发、推广的名头,农业部门、各乡镇的头头脑脑都能从中得实惠。交给私人搞,哪怕是外商投资,也只是县领导们有吹嘘的资本,经办的人可曾有好处?

  实行流官制才几年?县里主要领导对全县的控制力,还远达不到令行禁止的程度,何况一年两三百万的gdp、几万块钱的税收,恐怕报告写完了,这事也就算完了,哪个主要领导会费心费力监督下面人?

  陈东是做外贸的,若是产品质量控制不严,如何出口?产品控制得严格,势必从外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那还不如与李家明合作,起码还能省不少心。

  说白了,这从小就一肚子坏水的混球,就是想让自己递个话,可阿明那小子会吃他这一套?

  搞不掂发小,还想再拖一拖的陈东也走人,反正离今年的头批香菇出棚还早着呢。陈东这一走,李家明毫不在乎。哪怕是大姐夫那边打不开销路,他也笃定了陈东会继续来谈,这是两利的事,人家知道如何选择。可曾春不行,眼看着一个公司大发展的良机没了,虽然不敢当面跟李家明争论,私下可没少抱怨。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抱怨声传到李家明耳朵里,不禁暗自失望。这小子目光短浅,又沉不住气,而且心眼太灵活,不是大将之才啊。

  能力是可以锻炼的,阅历是可以随着时间增加的,只有这骨子里的东西难改。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