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竞而不争_重生之跃龙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开放最核心的‘卓越’系统,允许所有人在这一系统进行二次、三次创新,甚至还将汉华研发出的各项专利与人分享。也正因为如此,汉华才能始终引领技术潮流,从ipod到iphone总是站在时代之巅。

  这种观点在崇尚丛林法则的美国,简直是不可思议,可秉持这种观点的china明成功了,而且成功得如此辉煌。翻开他的经历,sohu成功之后,没有跟团队的另一个核心竞争,而是主动退出sohu创立了利方集团,这才有了后面的利方、汉华。

  媒体记者很难采访到李家明,但他的学生能去问,可这让李家明如何回答?当初他提出竞而不争,那是针对公司内部过度竞争而说的。商场之,有合作共赢,也有为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站在讲台思考良久,面对着数十名博士生的李家明斟酌道:“先生们、女士们,任何一句话都有其语境,脱离了这一语境便会意义完全相反。

  我当时说这话时,hh公司已经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的50%以市场,将sony他们远远甩在身后。可以这么说,在这一领域能击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教授,您的意思是,只有占据了绝对优势,才谈得竞而不争?”

  这也不对,现在的李家明已经不是当初的硕士生了,经过了七八年的学习、沉淀,早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我亦云或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no,也不能这么说。以下的话,可能会自我矛盾,我也不知表达得对不对。

  过去的数千年历史,其实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历史,大家都在抢夺对资源的控制权,但未来呢?时代发展了,对资源的控制应该让位于协作。

  打个方,iphone的芯片来自intel,屏幕来自夏普代工,其他核心部件来自数十家公司,汉华不过是研发、设计、整合这些资源,然后由代工企业生产出成。如果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们放弃了控制,而是选择与人协作,最后又如何?”

  不对题,乍一听很不对题,但讲台下的研究生们若有所思。自从全球化以来,参与协作的各国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各国的经济蓬勃发展。这里面有竞争,有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但更多的是协作。换句话说,推动经济发展的是协作与分享,而不是对技术、资源的控制。

  “我这么解释,不知大家是否能更好理解”,李家明顿了一顿,重新组织了一番语言。

  “东方的化、智慧,是基于儒释道精神,那有谁看过儒家的《论语》任何一个篇章、《道德经》的任何一个篇章?有谁看过佛经里任何一段经?”

  台下无人举手,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毫无逻辑可言,全是一些道德之谈。

  “ok,我看过你们的《圣经》,而且还仔细研究过。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差异在于,你们讲究黑白分明非此即彼,而东方的化讲究融合而不是对抗。儒家讲如何适应社会,道家如何适应自然,佛教则讲怎么形成身心合一。

  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你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东方化则是融合。竞争必须分出一个胜负,胜者踩着败者的尸骨,但不一定彼此都进步了。如一战打得那么惨烈,不过增添了仇恨,为二战铺垫。

  竞赛则不同,会分出一个胜负,但彼此都进步了。全球化到今天,是不是参与这一进程的国家都在竞赛,却又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本来自/html/book/35/35741/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