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国事家事_上古泰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象中,春秋五霸结束便是战国七雄的时代。第五代霸主,南王勾践为何不在战国七雄中,这段历史王诩是不知道的。上学时,他也不是学霸。不过历史课倒是听的很认真。至少常识是有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有名事件,他都很清楚。然而,眼下晋国有六家,齐国仍然是姜氏的天下。王诩也不清楚,这些事件什么时候才会发生?

  于是,向有学识的人询问现在究竟是什么年代。当说出“公元前”的时间称谓时,不等王诩问话,对方倒是先向他打听起来。

  “仁兄!恕在下鄙陋,什么是公元?”

  “当然是基督纪元,耶稣诞生的日子啊。”

  转念一想。

  “靠!脑子秀逗了吧?耶稣还没出生呢。”

  于是,这天就聊死了。

  十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将《春秋》编修完毕。不过是以鲁国的纪年方式编写的。加之,孔圣人早已薨逝,其编纂的书籍作为儒家至宝,被门徒收藏了起来。王诩想看,根本是没机会的。儒学通过孔子那些做官的弟子们不懈的宣传,在各国的权贵间已有深远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仅仅倾向于礼、乐、诗、书。贵族们认为信奉儒家可以培养自身的内涵休养,看上去很有面子。

  最初那些崇尚儒学的人或许真是学识渊博且懂礼的大家,可后来儒学就变味了。成为贵族间流行的时尚学问,风靡一时。装一装文人才子,社交时显摆一番,绝对的时髦且引人眼球。儒学在上层社会蔚然成风。

  如今,王诩唯一能确认的是,他活在春秋,而春秋又属于东周时期。毕竟,勾践还活着。春秋五霸的时代还没结束。想来以当下的生活条件,能无病无忧的活到六十岁,已是非常不易。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是国际关系再乱,也比将来的战国时代要好许多。他想的很简单,把赌注压在墨翟身上,然后混吃等死。顺便找寻那些黑色的金属,解开自己为何穿越至此的秘密。这才是关键。

  因此,与姬兰谈论起天下局势便有了清晰的思路。

  “稳定诸国局势,结交晋国赵氏,齐国田氏为上策。楚国目前无力北伐,越王年迈,只要暗中支持越国世子,将来承认其南王的霸主地位。想来也可安稳度过数年。诩有位至交好友,极擅游说。只要主公允诺他事成后,可在卫地宣讲学说,招纳门徒。外部的局势便不足为虑。完毕!”

  在王诩的认知中,墨子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墨守”,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嘛!到处帮人守城,崇尚和平的爱好者。

  当听到对方说过“完毕”后,姬兰将竹筒从耳边移至唇前,她思虑了片刻,回道:

  “你举荐之人,我自然相信。不过...授予其官职,代表卫国出使诸国,眼下是行不通的。完毕!”

  她的顾虑不无道理。任命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