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9章 邮政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近来也是仔细研究过驿递一事,驿站于国家来说,确实必不可少,承担许多重要职能。

  只是国朝驿站制度,到了后来就崩坏了,成了害民之政。

  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驿站还是得恢复,只是制度得更改。”

  皇帝先定了个基调。

  大臣们一听这话,倒是心里有数了。

  大明原来的驿站呢,确实很复杂,既负责传递公文、军情,同时也负责招待过往官吏,甚至还有些货运等功劳,具体的也分为好几类。

  这些驿站沿着大明重要的交通路线,遍布路上,类似于现如今高速公路上的服务站一样,隔一段一个。

  驿站大多数拥有两进甚至三进的院子,在一些边地,驿站甚至是带城墙的城堡,比如鸡鸣驿,位于京畿附近,燕晋之间,十分重要,就是一座小城。

  一座大明驿站,至少拥有大门、鼓楼、中门、前后厅、左右厢房、厨房、库房、马房、驿丞宅等。

  会有十间以上供官员住宿的上房,二十间供来往差役居住的厢房、耳房,可同时接待几十人居住。

  驿站还有驿丞的住宅和办公室。

  还会有马、驴数十头,车若干。

  有着齐全的配套设施,还有供应全套服务的人员。

  如果仅是一个服务区,那么正常运转也不可能成为三大天坑之一。

  可实际上,明朝驿站系统异常发达,但在管理上却存在着先天缺陷,尤其是到了后来,就完全成了坑上坑下的这么一个东西了。

  首先,驿站全由地方管理,尤其是其运作的费用,既不是朝廷直接拔付,也不是市场化经营,甚至没有朝廷有司监管。

  全由地方官府管理,直接向当地百姓摊派,甚至征百姓当驿夫服役。

  万历一条鞭法改革后,虽然以银代役了。

  可问题是驿站花费多少,全是地方说了算,所以驿站花费是个腐败黑洞,官府更借驿站向百姓严重加征。

  驿站成了地方官府敛财的一个重要项目,贪起来十分方便。因为朝廷制度规定,驿站开支由地方官府计划,然后直接向百姓征收,征收以后,这笔银钱也不上缴国库,而是直接留存地方使用。

  既没预算报告,也没审核监管,因此就会出现以前驿站养一匹马,早先规定每匹马当地每年供应八十石粮食,但到了明末时,陕西华州的驿站,一匹马一年居然征四百二十二石粮。

  这就离了大谱,毕竟就算过了一二百年,但马一年吃多少粮食也基本是固定的,却涨了五倍多。

  为何?

  因为驿站搞预算的时候,胡编乱造,多弄银子而已。

  大明有多少驿站?

  全国约一千五百余处。

  如成都外的锦官驿,十分热闹,有役卒三百七十六人,还有旱夫、司库、厨子、伙夫等,另有马一百匹,船八艘。

  工食银一年两千六百八十二丙四钱,养马银两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