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3章 长城以内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3章长城以内

  “新科进士御前失仪?他们干了什么?”朱怡炅看着奏章有些意外。

  薛应成说:“没干什么,只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难免会有些骄纵自满。再加上琼林宴上多饮几杯酒……”

  好嘛,直白点,中进士太高兴,所以喝多了撒酒疯呗!

  朱怡炅问道:“没人受伤吧?”

  薛应成说:“没有。”

  “嗯。”

  朱怡炅微微点头,并未在意。

  本来就只是琼林宴会上,一群平时不怎么饮酒的新科进士因为太高兴,所以就多喝了几杯,就算撒酒疯也无非就是不顾士子形象而已,能出什么大事?

  若非职责所在,薛应成都不打算上奏,反正琼林宴会皇帝又不亲自参加,只是会由户部出资赐宴而已。

  对了,礼部还以皇帝名义写了首诗,赐给这些新科进士,因为皇帝不会写诗。

  琼林赐宴,赐诗都是科举老传统。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这天下的人心也算是彻底定下来了。曾经开国的登极恩科和紧随其后的正式开科,其实都只能算是在笼络人心。而且那时大明缺钱缺粮,所以也没法修复紫禁城,殿试只能在行宫里面挤着,总归差了点意思。

  不过无妨,经由昨日的状元游街,南京士民人心已定。接下来就是月报、驿站宣发天下,跟着一道宣发的,还有内阁签发拟定—限制科举年龄的圣旨。

  这圣旨一下,肯定会引发反弹,但应该不会闹得多大。因为皇帝才恢复三年一科,而且前不久拆分大户可是抓了不少人。

  这时去闹腾,真当皇帝不敢动手抓人?

  尤其皇帝只是限制进京赶考,地方上的乡试并无限制,考过乡试也是可以做官的,且至少能分到个从九品末流小官。

  开国之初便是如此,地方官员缺额较为严重,等过几次科举,这个标准肯定得抬高,逐步从乡试举人也能分到品官,到举人只能入吏。

  大明新朝,吏员已经正式划入官府编制序列。这些吏员有朝廷发放俸禄,立功可以升迁,甚至突破吏员系统去做官。

  严格来说,这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官了,只是无品而已。胥吏之说在闽浙等地,早就不复存在了。

  只是这样一来,大明新朝的财政支出比之前明要高出了好几个台阶。

  不要说满清了,人家乾隆中后期支出的养廉银,起码能养活地方百万吏员。

  朱怡炅看了内阁呈递的奏章,问道:“民间酿酒禁令真的不能直接取消吗?”

  王礼说道:“民间酿酒禁令虽是伪清遗留之旧制,但的确也是出于地方粮食不足。即便我大明新朝新政改革,又鼓励农桑,还有新盐法和海贸之利。但若一下便全面放开民间私酿,也还是有些不合时宜。北方三省还未恢复粮食自给,不如这样逐步放开,既利于民间接受,而且并非所有地方百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