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6章 踊跃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而且还有很多年限。

  如规定琉球国每两年一贡,安南、占城、朝鲜等国每三年一贡,日本国每十年一贡,且每一贡期人限200名,船限2艘,并发给编有号码的勘合证,勘合不符者不予接待,而且定期作废,有新的勘合才可贸易。

  不过当时海贸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大明的丝、棉、锦绣、针、铁锅、瓷器、古钱、古字画、药材、漆器等,都是日本国民非常喜欢的,价格也相当昂贵!丝绵每百斤可卖银200两,红线每百斤可卖银70两,水银每百斤卖银300两,针一根可卖银7分,铁锅一个可卖银一两。

  大明商人运货到日本一次,便可获得原本六、七倍的利益。

  眼下江南的商人到日本等国贸易己经兴起,各样海商通过贸易巨富者不计其数。不过就算江南的商人到日本等国贸易不绝,这市场也远远没有打开,如果两国大规模开始贸易,这前景可说是非常可观。特别是对北地的商人来说,就算将来与朝鲜国贸易,也是利润丰厚。

  一时间,厅内一片沉静,许多都是心动不己,在心下快速盘算着。

  显而易见,购买这种记名债券,等于是各人先期交于黄来福的投名费,风险与利润并存。将来成了,众人跟着黄来福吃得满嘴油光,不成了,大家投入的巨额资金便泡汤了。

  做还是不做,非常考验各人的魄力与胆量!毕竟每笔记名债券最少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

  渠源锐仔细观察着场中各人的神情,他微笑道:“我知道诸位的疑虑,不过我要以亲身的例子告诉大家,当冒的风险,还是值得冒的!当年的我,也正因为断然与军门合作,才有了渠某今日的地位与成就!”

  各人都是沉思,不错,渠源锐当年从祁县一个小商人,成为眼下商界中呼风唤雨的人物。就是当初资助黄来福几万两银子的缘故。眼下他的回报让人眼红,不过也正是因为他当初的魄力换来的!

  王崇义更是微笑道:“不管如何,我会馆中人,是决定与军门站在一起的。老夫宣布,晋商会馆,将会认购五十万两的记名与不记名债券。眼下前线将士在为国出力,老夫又何需吝啬这区区银财货物?”

  他的话如一发重磅炮弹般,让在场众人均是一震!

  渠源锐微笑道:“诸位可以好好考虑,三日之后,东征债券,将在晋商会馆,向天下万民发行!”

  ……

  不管商人们在散后是什么样心情,也不管外界探知若干消息后如何反应,总之在三日后,也就是五月八日这天清晨,黄来福炮制的东征债券,公然向外界发布。

  几乎可以用抢购来说,不但是商人富户们,就是普通市民们,都是在争先购买东征债券。普通一家无力的,便数家合资起来购买一些。

  这些年,与黄来福有关的东西,都是大赚特赚,这是许多人的共识。若有的人担忧,但连晋商会馆的王崇义等人都认购了高达五十万两的债券,你还愁什么呢?

  先是大商人,再是与黄来福交好的太监们,再是普通的市民们。最后那些目瞪口呆的文官们坐不住了,也是纷纷加入了抢购的人流,听说连内阁首辅赵志皋与户部尚书杨俊民都买了不少。

  最后东征债券还快速地流出京师,向很多地方而去。若干年后,有人传言,在对面的日本国,丰臣秀吉等人的银库中,都有发现黄来福印刷的东征债券……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