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八章:带着导师拿诺奖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稿做成了一门生意,而且核心期刊永远不愁没有稿源,卖方市场是永恒不变的。

  在人情社会和根深蒂固等观念下,毫无疑问期刊方对作者和文章实行“双标”。

  帽子人才直接邀稿,教授投稿优先,有国家基金支持的优先,硕士一作的稿件不收,二本院校讲师的稿子也不收。

  以至于后面在引入ScI评价体系后,广受国内广受高校和学者欢迎,也给华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

  这不仅仅是因为ScI是英文的显得高大上国际化,而是国外的同行评议、双盲评审,相对而言会更公平更透明,是一位专心做学术的人所需要的。

  国内的期刊,老实说很大一部分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而对于学术界而言,顶级期刊就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影响力,也代表着毕业、晋升评奖的必要条件。

  当然,在基础学科领域,西方国家掌控主流的发展也是原因之一。

  几乎绝大部分的顶级论文都默认使用英文,这代表着学术界前沿的理论和科技,如果你不适应英文的话,那么必然会落后。

  种种原因加起来,国内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件很‘摆烂’的事情。

  尽管上面也一直都在努力,但对于国内的学术界而言,始终没有一家顶级的期刊是所有人的遗憾。

  pS:晚上还有一更,月底了,求个月票!

  另外,八尾统计了一下之前一些大佬们零碎的打赏,准备一点点的加更,不过因为时间跨度比较大,可能会有一些统计不到的,抱歉了,届时没有统计到的我统一加更一些。

  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