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三章:突破底线的抉择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樊鹏越,开口道:“樊总,投资这方面我们很乐意接受徐院士的资金,但是投资占股比例,这个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占比,这意味着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即便是他们三个人平分也只剩下了一人十点。

  虽然明日氢能科技如今并不是什么创业公司,在市面上也占据了一定的氢能市场。

  但在投资方面,目前的明日氢能还没有接受过外面的投资,这些年发展中的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三人中的金主。

  从这方面来看,明日氢能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还在创业前期的小型企业。

  而这一轮投资,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类似于创业公司的天使轮。

  一轮天使轮直接让出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没这么玩的。

  如果他们签了,这意味着三人将直接从大股东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小股东。

  百分之七十的占股,也意味着对方直接拿走了这个项目的所有话语权,直接变成了打工仔。

  不仅如此,这还是第一轮的天使轮,如果后续他们还需要扩大市场,或者上市的话,肯定还需要烧掉更多的钱。

  也就是说,大概率后续他们是还要进行A轮、b轮、甚至是c轮的多轮融资的。

  这种情况下,对于目前拥有着股份的三人来说,在后续的融资中,能跟上脚步的恐怕只有原本的金主了。

  而无论是他季力学,还是薛鹿手中的股份,都将进一步压缩,甚至在未来将彻底的出局。

  很明显,这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在原本的三人的商议中,他们计划的是让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让那位徐院士成为最大的股东,他们跟着一起继续投资研发。

  这样一来,即便是后续再进行多轮融资,也能够确保在上市后,他们手中还有一定的股权。

  然而现在很明显,百分之七十的股权,严重超出了他们的预估,甚至直接就突破了他们心里百分之五十的底线了。

  对于一家发展中的前期公司来说,恐怕没有任何企业的股份持有人会甘心在第一轮融资中就失去对自己公司控股。

  除非他们打算直接在融资中卖掉自己的公司。

  但很显然,目前来说,无论是季力学还是薛鹿,亦或者原本的金主,在隔膜式液态压缩燃料电池上都不愿意放弃。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前景远大的项目。

  对于季力学的质疑,樊鹏越只是轻轻的笑了笑,并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开口道:“其实我是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的。”

  闻言,季力学三人都疑惑的看了过来,有些不解。

  樊鹏越没在意,接着道:“在我看来,投资氢燃料电池其实是一个亏本的买卖的。”

  “很简单,就算是你们的氢燃料电池能完成,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它能比过锂硫电池吗?”

  “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锂硫电池技术已经全部完成了,而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锂电池市场也就基本都打开了。”

  “我其实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会突发奇想的投资你们的氢燃料电池,老实说,这是在给他百分百占股的川海材料研究所增加竞争对手。”

  闻言,季力学忍不住开口道:“我不否认锂硫电池的强大,但我们的隔膜式液态压缩燃料电池同样很有实力和前途。”

  如果不是看好氢燃料电池,那位徐院士怎么可能会投资他们?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