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六章:NASA宇航局的到访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初,惊蛰,如期而至的大雨在金陵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倾盆而下。

  一声响雷拉开了万物生长的号令。

  下蜀,星海研究院航天基地中,占地面积庞大园区大门早已经敞开。

  从天空中俯瞰,如同蚂蚁一般繁多的大中小型的货车、卡车在园区内宽敞的道路上行驶着。

  一车车的原材料和基础物资如同人体所需要养分一般,快速有序的注入了这颗堪称是华国‘航天心脏’的新兴基地中,进而转变成肌肉和骨干,支撑起航天事业的高速奔跑。

  而位于这座航天基地的一侧,一座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十五万平方米巨型一体式厂房正坐落在这里。

  这是华国航天领域的心脏,也被誉为全球航天工业的‘圣地’。

  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能设计、生产、制造、组装全世界最先进的新式航天飞机。

  更是因为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空天发动机的组合,承载着人类未来航天发展的方向。

  为了这两天,NASA宇航局甚至不惜打破沃尔夫条款,都要将自己的工程师送到这里来看看。

  更别提是波音、空客、洛克希德、Utc联合技术等航天航空领域的大型企业了,在去年的月面救援行动过去后,这些公司就纷纷向星海研究院递来了合作意向书,希望能够和他们搭乘采购或者合作。

  至于目的,自然和NASA宇航局一样了。

  哪怕是无法登上那架星海号航天飞机,也至少可以看看它是怎么生产和组装的。

  尤其是上面使用的电推进航天发动机,更是可以说让所有的航天航空领域着迷。

  虽然星海研究院并未正式对外公开空天发动机使用的工质到底是什么,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国外的航天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也不是吃素的。

  对于空天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和外太空进行推进时尾焰颜色的不同,以及临界点切换飞行姿态等线索,众多的学者在经历了缜密的推断和实验后,也找到了最有可能的方式。

  即大气层内使用的公式是从浓稠的大气中获取到的。

  红紫色的尾焰,符合这一焰色反应的元素,恰好是大气层内最多的氮、氧两种。

  而在进入外太空,或者说抵达临界点后,切换的蓝白色尾焰那自然就是更高推进效率的传统氙气了。

  然而让绝大部分研究人员所不解的是,星海研究院,到底是怎么将大气层中的氮气、氧气这些气体利用起来的。

  且不说这些气体极难电离,难以作为电推进工质的麻烦,光是大气层中富含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众多腐蚀性都极强的气体,就足以对电推进发动机或者航天飞机造成严重的腐蚀性了。

  特别是二氧化碳这些,在高温下可能分离出单质碳,进而严重堵塞电推进发动机的喷管。

  各式各样的难题堆积在航天航空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