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四章:不要脸的米国当局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烈的讨论。

  【卧槽?真的假的?川神的研究所涉及到盗窃米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机密数据?】

  【听说是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了很久那个什么伽马硫,能稳定穿梭效应,和川神名下的实验室一模一样。】

  【不太可能吧?芝加哥论坛报的那篇新闻我看了,只能说是研究方向和思路巧合撞上了吧?】

  【研究思路撞上了也不可能撞这么详细!报道我看了,阿贡实验室放出来的实验数据和川海材料研究所公布的论文从头到尾几乎一样,这叫做撞研究方向和思路巧合?】

  【本人材料学博士,看了一下对比实验数据,可以说只在最后的稳定掺杂材料上有一些不同,前者使用的是碳纳米管,后者使用的石墨。当然,不排除双方公开的实验数据都有自己的保留,毕竟核心机密不可能完全公开。】

  【碳纳米管?石墨?这不都是碳材料吗?】

  【唉,我之前还在高兴国内电池能崛起呢,没想到居然是盗窃别人的实验数据。】

  【川神盗窃其他人的实验数据我是不相信的,别忘了解决锂枝晶难题的人工SEI薄膜就是他解决的,在锂电池领域,还有人比他更专业?】

  【我也觉得不可能,川神他老人家一不缺钱二不缺名,盗窃别人的实验数据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嘛。】

  网络上,议论纷纷。

  不仅仅是工业界和吃瓜网友们在讨论这件事,就连隔壁的学术界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毕竟这段时间的学术界可不冷清。

  弱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热度还没完全过去呢,再加上涉及到徐川这个名字,更加引人注目。

  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川海材料研究所在锂硫电池领域的事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就连徐川都看到了相关的信息,第一时间找到了管理研究所的樊鹏越大师兄。

  虽然他并不怀疑川海材料研究所的人盗取了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机密数据。

  但老实说,在看到阿贡国家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数据后,就连他都忍不住怀疑锂硫电池的研发是否真的和对方有关。

  毕竟抛开最后使用的不同碳材料进行稳定‘单斜伽马相硫’解决穿梭效应外,整体的研发方向、思路,包括一些实验数据,真就可以说相差不大。

  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些想法。

  “我已经了解询问过,也安排人查过了,的确只是巧合,没有任何其他的问题,盗窃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数据和研究思路更是无稽之谈。”

  川海材料研究所中,大师熊樊鹏越摇着头和徐川解释道。

  在《芝加哥论坛报》的新闻出来的第一时间,他就了解到了这份消息,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内部的了解和排查。

  老实说,实验室数据泄露或者说被窃取这种事情,在科研界和学术界是经常有的,算不上什么大事。

  尤其是米国,本身窃取其他国家的实验室机密或者数据还少么?

  甚至某果手机如今都已经在名正言顺的进行数据监听处理了。

  但这一次数据盗窃事故涉及到了他们的顶头老板,如今国内甚至是世界学术界的第一人。

  如果没法妥当处理的话,对于徐川的学术名声是个尤为大的打击,所以对于这件事樊鹏越很上心,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处理。

  一旁,这次锂硫电池的主要研发人员曹毅然同样在办公室中,戴着副椭圆眼镜,脸型有些微胖的他脸上带着些委屈,有些不甘的看向徐川,开口说道。

  “徐院士,我可以用自己的性命保证,‘单斜伽马相硫’成果是我们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研发出来,绝对和米国的阿贡国家实验室没有任何的关系!”

  被人冤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窃取的别人的,任谁都不甘心。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