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二章:小型堆的完成!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机的建造上。

  十一月初,历经了快一年的时间,通过螺旋石-7x数据而改造的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终于在能源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中完成了。

  相对比华星聚变装置超过十米直径的体积来,这座全新组装完成的型聚变堆,或者紧凑型聚变堆,其直径只有三米,高度更是不到两米。

  这种体型大的反应堆,安置在实验室中对比之下更是显得迷你至极。

  “不可思议,聚变堆居然能到到这个程度,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核心实验室中,从航科工那边特意赶过来商谈合作的袁英才站在空旷的实验室中,看着眼前不比自己高多少的型聚变堆脸上满是震撼和惊讶。

  虽然早在来之前就已经猜到了型可控核聚变技术有了突破,但真当这样一台型的聚变堆放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仍然被震撼到了。

  徐川笑了笑,淡淡的开口解释道:“并不算很难,永磁体仿星器+高临界磁场的超导材料这两项是基础,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要完成聚变堆体积的型化的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听到这话,袁英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嘴角不自然的动了动。

  并不是很难

  这话真够装....咳咳....真看不起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仿佛顺手就能解决一样。

  不过很快,他就敏锐的意识到了这句话中的重点,迅速的询问道:“永磁体仿星器?仿星器?你们在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上走的是仿星器的路线,并不是托卡马克路线?”

  事实上,不仅仅是星海研究院在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型化,航科工其实也有相关的项目。

  只不过目前来,他们依旧走的是托卡马克装置型化的路线。

  毕竟复合型托卡马克装置已经成功的实现零火。要将体积做,在技术已经实现聊基础上自然希望更大。

  只不过从项目成立到现在,航科工也没做出什么有效的成果。

  一年的时间,还不够他们的专家教授完全弄懂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呢,更别提在此基础上完成型化了。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星海研究院走的型化路线,居然不是托卡马克,而是仿星器这一条另外的磁约束道路。

  之前可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消息来着啊。

  还有那个永磁体仿星器又是什么新技术?

  一时半会的,袁英才有太多疑惑和问题了。

  徐川笑着点零头,道:“没错,这座型堆,走的路线正是仿星器而非托卡马克装置。”

  “因为托卡马克装置在运行时,腔室内高温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磁面撕裂、扭曲摸、等离子体磁岛等问题很难解决。”

  袁英才皱起了眉头,快速的开口问道:“但破晓聚变装置不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徐川摇了摇头,笑道:“并没有,破晓聚变堆只不过是通过扩大体积、增强临界磁场、以及改变聚变堆外圈磁场的结构强行压下去的。”

  “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解决。”

  “而随着聚变堆的体积做,这类问题会愈发的严重,在托卡马克装置上,体积到五米*五米*五米左右的时候,高温等离子体相关的冲突和撕裂就不可调和了。”

  “所以我们选择了更换一条没有等离子体磁面撕裂、扭曲摸、磁岛等问题的路线,而仿星器,在这方面恰好有自己的优势......”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