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更遥远的计划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身是着名的“哈军工”,其成立的时间也相当微妙。

  1945年米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震惊世界,加速了二战结束进程,后续半岛援助战争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面对这震慑人心的核威胁,为尽快研发出原子弹,就是在这样的战火,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强国安邦的使命下,哈军工成立了。

  它与我国“两弾一星”事业紧密相连,为‘马兰实验基地’提供大量的人才,可以是两弾一星工程的人才储备库库。

  从这所学校中出来的学生,不能力有多么的顶级,但毫无疑问他们都会是祖国最为中坚的力量。

  起这所大学,还有一个趣事,那就是在国内的地图app上,你找不到这所大学的地址,也搜不到它的名字,哪怕你知道它在哪里。

  如果能找到,不用客气,举报你就能拿到奖金。

  在校区的一角,某栋实验大楼中,徐川找到了代替他主持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前期工作的邰学文院士。

  这位这位两鬓夹杂着白发的主任正和人争论着什么。

  对于华国来,虽然这次建造的并不是国内的首台对撞机;但作为当下设计规模最大,对撞能级最高的设备,对未来科学的发展,有着十足的推进作用。

  包括总部选址这种事情,弘扬中华文化、红色精神等方面也是选址的目标之一。

  毕竟在未来,这台大型科研设备将引领国际高能物理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将吸纳迎接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

  如何提供一处安静的学术环境,又能恰到好处的展示华国文化,无疑是重点之一。

  眼下这位邰学文院士和人争论的,就是对撞机总部的选择。

  徐川静悄悄的凑过去听了一下,这两饶争论点在于总部的选址是否要落在星城里面。

  作为曾经在cERN那边担任过理事代表的邰学文觉得应该考虑星城之外的选址,将总部放在城市之外,既能提供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也能带动总部地区与周边的经济发展。

  而与他争论的对象则是一名年纪更大一些的老人家,谢华院士,国内加速器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华国的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华国第一台对撞机正负电子对撞机、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都和这位老人有关。

  他的意见则是在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一些经费支出等方面,将选址落在城市中,或者城郊区域,能节省不少的经费。

  两人各有理由,也都站得住脚,但也导致了这会争论的特别激烈,谁也不服谁,唾沫子都快飞溅到对方的脸上去了。

  “咳....”

  轻咳一声,徐川打断了两饶争论。

  邰学文抬起头,看到徐川后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道:“徐院士你来的正好,你来评评理,谢华这老东西非要将选址落在星城,我都怀疑他收了星城政府的好处!”

  对面,名叫谢华的老院士眉头一横,冷怼道:“什么叫做我收了好处?邰学文你个老家伙把话清楚!”

  “我将总部选址放在城市区域也是为了节省经费!你知不知道在荒野中建一个总部要花多少钱?相关配套的设备建筑什么的都是要用钱的,你当国家的钱不是钱?”

  “咱们国家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到处都需要用钱。对撞机项目很重要,但是能省的地方为什么不节省一点?”

  见两人又有怼起来的趋势,徐川连忙劝导道:“邰院士,谢院士,咱现在有初步的规划选址吗?我先看看?”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