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五章:半年的时间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

  毕竟以眼前这位当前在国内的地位和能力,一旦有所偏差,对于国内学术界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重创和损失。

  不过现在看来,眼前这位的想法还是很好的。

  笑了笑,常华祥开口道:“在登月或者登火的过程中省略掉轨道调整,放到传统的探月船上很难做到,毕竟传统的运载火箭需要在抵达高轨后完成航天器的展开等工作。”

  “不过对于航天飞机来说,节省掉这一步,或者说,缩短轨道调整的时间并不是不可行的。”

  “航天飞机相对比传统航天器来说优势很多,不需要展开额外的太阳能板、天线等设备就足以省略掉很大一部分的绕轨调整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你手上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后,能源对于它来说不再是一个桎梏。”

  “庞大的体积意味着航天飞机可以携带更多的物资,充足的能源可以保证它即便是的偏离轨道后,也能做出调整......”

  说到这,徐川也明白了常华祥院士的意思,他思索着道:“就像普通的民航客机一样,虽然航程路线一开始是固定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能力修改路线了,是这个意思是吧?”

  常华祥笑着点了点头,道:“对!”

  “传统的航天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本身的设计思路就不走这条路线,但航天飞机具备,这本就是它的优势。”

  “尤其是在能源问题得到解决后,在太空航行的过程中,它可以如同大气层内的飞行器一般,随时沟通和重新锁定目标和方向。”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这种方式对于计算力的要求恐怕会比较高,尤其是实时调节轨道的话。”

  徐川笑道:“这个没问题,建一个超算中心就好了。”

  闻言,常华祥嘴角动了动,欲言又止。

  他想问问你知道一个超算中心多少钱不?哪怕是专用型,对于航天这种而言,价格恐怕也超过九位数了。

  有这份专门建一个超算中心的钱,恐怕都足够将大两位数甚至是三位数的卫星发射上天了。

  哪怕是对于载人登月所需的经费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数字。

  真·壕无人性?

  徐川倒是没想那么多,超算中心这种对他来说还真是小事。

  更何况超算中心也不是一次性用品,随着时间的发展,航天任务的增多,超算中心只会越用越划算。

  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常院士,航天领域这块你是专家,如果将航天飞机相关的工作交给你,大致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完成?”

  听到这个问题,常华祥思索了一下,道:“两年,两年之内我可以保证完成至少一架航天飞机的生产。”

  “太久了。”

  徐川摇摇头,两年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常华祥无奈道:“这已经很短了,我们在航天飞机路线上并没有多少的发展,相关的设计和思路都需要进行反复的调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航天飞机上的技术需要攻克,比如最外层的隔热瓦这些,还有零部件和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组装这些,都需要的时间。”

  徐川摇了摇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想要在米国重返月球之前率先登上月球,我们最多还有不到一年,甚至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