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七章:重新定义航空与航天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川没有太在意,目光落在了实时记录数据的显示屏上。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IcRF加热线的功率降低,反应堆腔室内的温度开始持续掉落。

  对于等离子体湍流进行高密度压缩实验来,温度越高,实验越难进校

  第一次的压缩实验,将腔室中的温度维持在三千万度就足够了。

  而且温度越高,万一实验出现意外,等离子体爆发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所以实验温度不需要高。

  伴随着温度的稳定,被束缚在磁场中的氦三与氢模拟等离子体如同一层薄如蝉翼的淡蓝色极光,在反应室内安静地流淌着。

  而随着外场线圈的微调,原本稳定的约数磁场迅速展开了新一轮的变化。

  如果有人能够用肉眼直视反应堆腔室中的场景,就能看到那一层薄如蝉翼的淡蓝色极光,正在伴随着外场线圈的调整而进行压缩。

  而每压缩一分,那淡蓝色极光颜色便浓郁一分。

  这是随着等离子体压缩的进行,其原子碰撞率和温度亦进一步的提升而反馈出来的表象。

  【报告,原子碰撞率已抵达预期临界点的百分之七十五!】

  伴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在众人紧张而又期待的神色中,一道汇报声在总控制室中响起。

  听到声音,梁曲迅速做出了反应,指挥着工作人员对聚变设备进行流整,徐川亦跟着抬头看向了监控数据的大屏幕。

  上面记录着华星聚变装置的实时数据,从数据来看,高温等离子体的压缩,快要到极限了。

  对于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来,即便是使用了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外场线圈的约束力,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是大型的托卡马克聚变装置,还能通过混合型磁体来进行提升,但型化的聚变堆,本身的体积就有限制,不可能应用混合型磁体来进行临界磁场的增强。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