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条条大路通罗马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也是。”

  “算了,不这个。”张院士跳过这个话题,接着道:“关于石墨烯晶须增韧的实验,如果你不介意,我这边来给你打个下手;或者你将你实验的想法路线和我,我帮你做一下其他的线路。”

  “我估计你现在手上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忙,实验室这边,恐怕没多少时间吧?”

  徐川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道:“的确,我最近没多少时间在实验室这边做实验。”

  他最近的事情有点多,那边的订单要沟通,可控核聚变项目要管理,还有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如果彭鸿禧那边谈下来了,他也要亲自过去庐阳那边进行指挥。

  毕竟没人比他更熟悉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如果到时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可以在现场随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张院士笑道:“既然这样,我来接手相关的实验就好了。”

  “你那篇高温超导材料的机理论文给我看,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我也需要一些实验机会来验证一下,正好你这边有免费的材料实验室和设备给我使用。”

  徐川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就多有麻烦张院士了。”

  张平祥笑着是借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免费实验室用,但这只是帮忙的理由而已。

  他这种在两院院士中,也是金字塔尖的顶级材料学大老,还怕没有实验室和设备用?

  不过情分这种东西,不需要多出来,记在心里就校

  不得不,自从他回国后,一路走来遇到的国内的这些学者,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品性方面,都可谓是优秀的代表。

  当然,这也和他并不怎么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圈有有关系,一直以来,他认识这些国宝级的院士学者,要么是通过熟人认识的,要么就是高层介绍的,要么则是上辈子有记忆的。

  这种情况下,能够交流到一起的学者,互相之间的品性和交道都还是很不错的。

  这边,徐川刚感叹完身边的好学好友都很不错,坏消息就来了。

  前往庐阳科学岛可控核聚变工程申请EASt装置验证等离子体湍流模型的高弘明与彭鸿禧两人回来了。

  “庐阳那边的EASt装置,没有谈下来。”

  办公室中,彭鸿禧叹了口气道,他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眼前这个年轻人。

  自己作为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元老之一,受对方重视数度邀请出山,结果这点事他都没有办好。

  本来信誓旦旦的想着这事对他来不难,容易;毕竟谌明继也是以前的同僚,两人关系还不错,没想到对方早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那个人了,不再是那个一心为了国家可控核聚变事业发展的人了。

  或许他的目标的确没变,但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和理想中已经掺杂了太多的私心。

  对方现在是庐阳可控核聚变项目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是华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主任,也是国内可控核聚变项目领头羊,手握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费,领导掌控着数百个项目。

  如果放到古代,这种地位也完全可以是一方强侯了。

  而在国内的学术界,他能掌握这么多经费,掌握这么多的资源,可以是绝对的帝位,也可以是一方学阀。

  尤其是在可控核聚变这一领域,哪怕前景再诱人,但在研发阶段本身的蛋糕就这么大。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