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竞赛与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前发)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学子的信心。

  不过三次出手,就让他在数竞业内的名声和那位专门对付高考生的葛军葛大老有的一拼。

  参加过这三届CMO的学生,听到这位大老的名字就都瑟瑟发抖。

  “卧虎藏龙啊,这一届的CMO,出题者竟然有这种超级大老参与其中。”

  徐川虽然不确定这道几何体到底是不是出自张伟平院士的手,但出这道题的老师绝对和他在同一水平左右。

  这道几何题目,极度考验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图形观察能力,它需要至少三条辅助线才能准确的推导出所求的角度。

  而这三条辅助线都相当隐秘,其中有一条更是夹在两圆相切的位置,要找到这条辅助线,难度相当大。

  感叹了一声,徐川拿起量角器在几何图上一比划,确定和自己推测中角度无误后,开始在考题上画辅助线。

  这次题目的几何图形太复杂,他就懒得将其复制到草稿纸上了。

  其实在几何题目中,有一个相当简便的方法可以确定所求的数值和角度。

  那就是返璞归真,直接拿量角器进行测量,不过仅对平面几何有用。

  这种方法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几何题。

  当然,它也仅仅只是能给你个答桉,推导证明过程还是需要你自己的写的。

  辅助线画出来后,剩下的证明对徐川来说就一般了,虽然证明过程比较复杂,但珠峰都翻过去了还担心爬不上泰山吗?

  解:根据帕斯卡定理,P,Q,R三点共线,因为∠

  所以延长QK交于BC......得

  .......同理,可知△∽△AP·AB/PB,于是知

  将△ABP绕点A旋转至△

  ......可证,∠KIP的角度为三十五。

  证毕!

  手上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不断的列出一行行的算式,几乎将一整页A4纸大小的答题卡写满,这道几何题才答题完毕。

  解题的过程中,二十六个字母几乎全都用上了,还要用A₁、A₂这样的字符来表示辅助线,可见这道题的难度。

  解完第一道题,徐川舒了口气,抬头看了眼讲台黑板上的闹钟,九点三十五。

  这是他参加数竞以来,做一道题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花费了整整半个多小时。

  不愧是与数学帝葛军齐名的人物出的题目,他都做的这么难,其他的学生估计更难。

  想着,徐川扭头看了眼教室。

  昨天没出现的情况今天出现了。

  一排的学生不是在仰头望天,就是在低头观地。

  这些昨天上半场还兴高采烈,感觉今年CMO不是那么难的学子们,今天直接就人都懵了。

  数竞国决可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他们想投骰子或纸团瞎蒙答桉都做不到。

  顶多写一个‘解’。

  剩下的,就是一片空白了。

  这大抵是‘我上我也行?’

  一道几何题,难住了数百学子,聪明一点的已经绕开它去做下一道了。

  不过数竞国决下半场,哪有什么容易的题目。

  特别是今年的题目还都被那位张大老看过了,难度即便是稍逊色与几何,也不会差太多。

  花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徐川有条不紊的完成了三道大题。

  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问题后,他提前交卷离开了考场。

  这一举动,也算是彻底刺激到了同考场中的其他的学生,有咬牙切齿的,有低头不语的,也有一狠心跟着提前交卷离开的。

  毕竟这么难的题目,跟着一起交白卷也正常吧?

  反正又不止我一个白卷。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