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新的物理大厦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回答。”

  “而什么时候能正式观测到暗物质与暗能量,这个得看我们的观测设备与对撞机什么时候能够升级到足够标准门槛。”

  “至于利用这两种物质,恐怕需要至少一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

  ern的发布会结束了。

  提问环节持续了整整一个时。

  惰性中微子被证实真实存在,或将与暗物质暗能量有关系这一消息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tv媒体》我国知名学者徐教授证实惰性中微子存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颗超出标准模型预测的粒子,或与暗物质有关!”

  “《华尔街日报》ern的重大发现,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粒子!我们的宇宙比想象中更加神秘!”

  “《bb日报》未能出席发布会的徐川教授,可能在进行比惰性中微子更神秘的研究。”

  “《华盛顿邮报》警惕,华国的最新发现或将毁灭世界,惰性中微子将打开通向未知地狱的大门。”

  “《纽约时报》”

  不管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在ern的新闻发布会后几乎都被‘ern’、‘惰性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徐教授’等名词刷屏了。

  几乎大部分的媒体都在标题中带上了暗物质或者宇宙一类夺人眼球的名字,以此来吸引流量。

  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暗物质毫无疑问的是相当吸引饶。

  毕竟它异常的神秘,只存在理论中,从来都曾被观测到过。

  各大媒体的新闻报告,再加上一些科技博主大v的转发,相关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冲上了热搜。

  等到网友们反应过来时,惰性中微子与暗物质直接就占据了各大软件平台的榜首。

  【淦,全都是标题党!我还以为真的发现暗物质了。】

  【暗物质哪有那么容易发现,这个什么堕落中微子,不是只观测到了一半么,属于暗物质的另一半并没有被观测到。】

  【要发现暗物质,以人类目前的对撞机和探测器的性能,至少得再提升几个量级吧。】

  【人类寻找暗物质,就像海底一只有思想的鱼,想要认识水一样。在鱼的世界观里它可能永远无法感知到水的存在。

  而我们人类站在上帝视角,能看到水的存在,还能发明了原子,固液气三态的理论,能统一这个我们看到的世界,不过你跟鱼解释不通,所以得站在四维角度,才能看到暗物质。】

  【见证历史的一啊,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川神不愧是神!这次在物理上的神格稳了。】

  【今上午考研政治多选题第一题的材料就是暗物质,正好我刚看了发布会,美滋滋,理解得很到位,就是答案有些不确定】

  【不懂就问,考政治为什么会有暗物质的题?】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质量不够,暗物质凑!】

  【六,还压上韵了。】

  【暗物质其实未必存在,它只是现有理论适应范围的问题。就类似于以前的以太概念。白了只是科学家给相对论打的补丁而已。】

  【不多了,我就一句话,川神牛逼!】

  如意料之中的那样,惰性中微子的发现,成为了今年物理学界最亮眼的研究成果。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