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三章:测试‘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二更求月票)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但有些问题在网络上根本就找不到答桉。

  比如在为模型植入“涡流直接模拟数据”的时候,他就遇到了难题。

  因为涡流的大尺度之间存在差异,而求解的时候又必须同时对两者进行求解,这会导致导致求解数值彷真中的所有湍流尺度的代价非常高昂。

  特别是用于求解高雷诺数流动时,哪怕是用超级计算机,短时间内都不一定能完成运算。

  如果是其他领域,倒也无所谓了。

  但用于实时控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中的高温等离子体湍流,时效就是生命。

  做不到实时控制,等到等离子体撞上第一壁后再什么都晚了。

  看着屏幕上的简陋模型和写到一半的建模程序,徐川吐了口胸中的浊气。

  老实,在这个问题上他已经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之前可以跳过它先做其他的工作,但现在必须的补上了。

  “或许,我需要一些外援帮助。”盯着屏幕上缓缓转动的模型,徐川微微摇了摇头。

  严格来,他并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过数学建模方面的知识,做一些简单的模型编写还成,但单凭自己的能力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几乎不可能。

  当然,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找人请教和帮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羞耻。

  只是,找谁帮忙比较好点?

  想了想,徐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影,确定后他打开了邮箱,将自己遇到的问题,需要的条件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数据和基础整理了一下后,发送了过去。

  而后他又摸起手机,打开了威信找到一个熟悉的号码,发了条消息过去。

  没一会,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威信回复了过来。

  “嗯,收到你发的邮件了,我先看看,只是不一定能解决。”

  徐川笑了笑,回复了一句:“辛苦你了,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

  对于数学建模方面的工作,他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学姐刘嘉欣了。

  18年他回国,学姐前往普林斯顿深造,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以她的数学赋再加上学习能力,想来能在普林斯顿学到不少的东西,或许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放下手机,徐川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建模上。虽找人帮忙看看了,但自己再钻研一下也是必须的。

  毕竟知识这东西,永远都不怕多,只怕用时方恨少啊。

  学姐的回复比徐川预料中还要早上不少,傍晚时分,一份保持关注的邮件就回复了过来。

  与此同时,他手机威信上也收到了一条学姐发过来的信息:“那个,方案已经发你邮箱了,你看看合不合适,不行可以再和我。”

  收到威信的时候,徐川正在吃饭,回复了一个好后,几口将餐盘中的饭菜扒拉干净,赶回了办公室。

  打开邮箱,里面果然躺着一份未读的邮件。

  点开邮件,徐川迅速浏览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