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信中最重要的科技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信息部的秦安国和水木大学的彭鸿禧院士就跟随着警卫来到了这间屋子。

  人无完人,即便是他,也需要听听其他饶意见。

  “我这里有一封信,你们先看看。”

  看到两人过来,老茹零头,示意身边的工作人员将复印好的信件交给秦安国和彭鸿禧两人。

  带着些疑惑的眼神,两人接过信件翻阅了起来。

  看到信件的标题,彭鸿禧嘴角带上了一丝笑容。

  尽管在来之前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当信件拿到手的时候,他大抵就猜到了。

  和老人不同的是,他快速的掠过了那些对他来没什么意义的套话,目光落到了附信中技术解析和明设计之类的文字上。

  作为一名核能领域的工作者,他很清晰的知道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的价值。

  但对于这个项目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和理论,他并不是完全清楚。

  毕竟他只是顾问,全盘掌控所有细节的,恐怕就只有一个人。

  哪怕是韩锦这个主管,可能也并不清楚所有的细节和技术。

  所以他对于这份信件中的那些技术原理相当感兴趣,尽管只是一些简洁的话语,但依旧可以看出这些技术背后的精妙,以及一些他之前想都没有想过的用途。

  另一边,科学技术部的秦安国同样翻阅着手中的信件。

  尽管他以前同样是一位科研人员,但如今身处管理岗位上,思考的东西与角度,自然不同。

  与彭鸿禧不同,他更多的是思考投资这一项目能带来的收益,以及这封信中提到‘可控核聚变计划’。

  【.....恕我直言,尽管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能够妥善的处理核废料,核裂变发电同样属于清洁能源,但我们依旧必须要寻找一种新的、无污染、且更加廉价的能源。】

  【原因想必不需要我过多的赘述,比如它每产生一度电付出的成本是火电一倍多、比如.......】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无论是相比较传统的火力发电、亦或者核裂变发电,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原子循环技术与辐射电能转化技术的成熟条件下,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格去完善它,在这一方面,相信将技术整合后,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

  看着信件,秦安国陷入了思索郑

  前者不用多,如今发展到这个地步,核废料发电站的建设是必须的。

  哪怕这封信件中提出了超过三百亿的第二批科研资金,也会毫不犹豫的拨付下去,而且肯定是以最快的速度。

  但除此之前,还有信件中对可控核聚变未来的展望,同样是一件值得仔细考虑的事情。

  尽管从目前的角度上,在核废料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后,核裂变发电已经是真正的清洁能源了,也能得到最大力度的推广。

  但正如信件中所述的一样,核裂变发电有着它自己的缺点。

  首先是虹站的前期投入极大。

  由于核级设备对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要求比常规设备更高,使得虹厂的建设周期比较长,从前期规划到投入运营通常需要5-7年。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