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二章:惰性中微子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提一句‘这位是徐川教授的同校师兄’。”

  “你是不知道,你在现在的热度真的高,好多人都在研究你以前弄出来的那个计算方法。包括我也看了一下,可惜我数学不太行,始终弄不懂。”

  徐川笑了笑,道:“起,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去,真是段让人怀念的日子。”

  林风笑着道:“目前咱们也是的会员国了,你随时都可以去的。”

  徐川摇了摇头,跳过这个话题问道:“暂时我恐怕没时间过去了,那边最近在研究什么呢?”

  18年的研究,他还是清楚的,不过他前两年横空插进去改变了一些东西后,不知道那边的安排有没有什么变化。

  林风摇了摇头道:“还是老样子,as和cms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希格斯玻色子,lhcb在寻找夸克。”

  “倒是alice那边,听前段时间他们弄了个高能级的对撞实验,用来模拟大爆炸发生后的原始宇宙形态,分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

  “不过似乎他们的运气并不是很好的样子,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发现传出来。”

  闻言,徐川心中一动,问道:“华国有参与alice的实验吗?”

  若不是林风的话,他差点都忘了一件事了。

  18年,是他上辈子在物理界有名气的一年,其原因就在,因为发现了惰性中微子的存在的痕迹。

  中微子,又叫做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它的个头、不带电,可自由穿过地球,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有的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号称宇宙间的“隐身人”。

  物理学界从预言它的存在到发现它,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2013年11月23日,科学家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粒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

  而时至今日,目前物理学界已经确认发现的中微子有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t中微子三种不同的类型。

  不过在1995年的时候,米国的lsnd实验提出了‘可能’存在的第四种中微子——惰性中微子。

  惰性中微子是中微子的另一种态,这涉及到粒子之间的一些关系。

  普通中微子也称作活性中微子,其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沃夫冈·泡利提出。

  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可以产生于宇宙大爆炸、星系活动、超新星爆发、太阳中心和地球内部,以及核反应堆与粒子加速器。

  而惰性中微子则属于尚无可靠实验证据的假想粒子,最初是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在1968年左右提出来的。

  指的是不参与标准的弱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微子,因此通常被理解为超越标准模型三代轻子框架的新型粒子。

  相比较普通的活性中微子来,惰性中微子的发现还关系到另一种宇宙物质--暗物质!

  因为从理论上来,它不参加除引力以外的任何相互作用,是温暗物质的候选者。

  如果能找到惰性中微子的存在,就能证明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存在。

  这对于物理界来,意义重大。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