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解决质子半径之谜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方法对光谱学实验方法和带电粒子与质子的散射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

  【质子本体(半径为rp=7.65x10-19m)在以四分之一光速围绕半径为rp,=0.8414x10-15m±0.0019fm范围作与德布罗意波相联系的圆周运动(即第二层次自旋运动)。】

  【质子本体的第二层次自旋运动形成质子自旋体(半径为rp,=0.8414x10-15m±0.0019fm),其运动一周的周长等于质子本体以四分之一光速运动时的一个德布罗意波长。】

  手中的圆珠笔在稿纸上勾勒出最后的信息,徐川目光熠熠的盯着桌上的稿纸。

  前前后后经历了四五个的时间,他总算是将这一方法彻底完善,物理学界也有了一种计算质子直径的新方法,一种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掺杂了部分实验数据的‘假第一性计算公式’。

  至于纯粹的第一性原理精确计算质子半径数据,整个物理界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到。

  徐川没尝试过,也不想即将时间都耗费在这上面,除非在质子半径这一块它能有更惊人的发现,否则那并不值得。

  目前,物理学界大多数关于原子结构的讨论都依赖于备受‘诟病’的玻尔模型,该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即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原子的结构应该像是太阳系一样,行星像电子一样围绕着的太阳(原子核)转动。

  但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敲门砖,它给了我们一个更精确,也更奇怪的描述。

  “电子并不是绕着原子核转!”

  从量子力学上来说,电子是一种波,只是当我们做实验来确定其位置时,它们才具有粒子的性质。

  而当电子绕原子轨道运行时,它们以粒子和波的状态叠加的形式存在,波函数同时包含其位置的所有概率。

  测量会使波函数塌缩,从而得到电子的位置。做一系列这样的测量,并绘制出不同的位置,它将产生模湖的轨道轨迹。

  而量子物理的这一奇异性也延伸到了质子。

  质子是由三个带电夸克组成的,它们被强大的核力束缚在一起。但它的边界是模湖的,就像一朵云,里面包含有三滴水珠一样。

  既然‘云’的边界是模湖的,那又怎么确定直径呢?

  物理学家依靠电荷密度来做到这一点,类似于云中的水分子密度,确定了水分子的密度在一个边界值之上,就可以精确的确定这朵云的直径了。

  而质子也同样如此。

  质子并不是一个球,没有绝对精准的半径,它的半径是本身携带的电荷密度降到一定能量阈值以下的边界到核心的距离。

  要对这样的一个边界做测量,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有需求就肯定有人会去解决,质子的半径在物理的发展中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