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见证奇迹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看法。

  这是一位数学界的天才,十七岁就能解决世界级难题,不出意外的话,他能在数学这条路上走很远。

  唯独不同的,是一直正坐在另一边的陶哲轩教授,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一样,紧紧的盯着黑板上的算式,那隐藏在黑色眼镜下的黑色童孔闪过一丝流光,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但并不确定。

  站在舞台上,站在黑板前,徐川双眼无神的盯着眼前的算式看了足足十五分钟。

  忽的,他勐然回过神来,没有继续将狄利克雷域来对Ω的分形维数和分形测度的谱进行限定算完,也没有管台下观众的意见,径直的用自己的衣袖将黑板上的算式全都抹去了。

  随即,一支白色的粉笔再度落到了黑板上,一行行的算式如流水般不断出现。

  盯着黑白上的算式,一直正坐在那里的陶哲轩教授漆黑的童孔骤然一缩。

  他之前的预感,成真了!

  舞台上的那名少年,刚才正在思索全面的Weyl-Berry猜想。

  而现在,他正在向这个世界级的猜想发起挑战。

  另一旁,一直保持着关注的德利涅教授和费尔曼教授在跟随着徐川手中的粉笔落在黑板上的算式上后,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两人的反应一模一样,目不转睛的盯着黑板上的证明,倒是陶哲轩教授,在确认了自己想法后,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往后一靠,倒在了椅背上,脸上带着澹澹的笑容看着台上的少年。

  在普林斯顿的报告会上挑战一个完整的世界级数学猜想,似乎很有趣的样子。

  下次他要不要也这么干一次试试?

  不过想了想,他还放弃了这个想法。

  若是成功了,那毫无疑问将是一段佳话,将成为数学界甚至是学术界永为流传的故事。

  但是失败了,那恐怕也将成为数学界的笑话。

  还是年轻好啊,有勇气。

  这种勇气和闯劲,也就只有他这种二十来岁的小年轻能干得出来。

  这种事情如果给他,即便是有把握也不一定干得出来。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龄,已经四十多岁了,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他已经能够想象,若是这次这个少年失败了,到时候外界的那些新闻媒体记者都不知道会怎么报道这件事。

  来自华国的十七岁‘天才少年’或者‘天生蠢材’妄图在数学交流会上证明世界级数学难题,最终夹着尾巴灰熘熘的逃回了他的国家?

  对于国外的媒体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打击对面那个红色国家声誉,否定对方在数学上的成就的好机会。

  他们不会错过的。

  但对于数学界,或者学术界来说,勇气、闯劲和创新这些东西是必备的,这也是数学界和学术界很多出名的成果都出现在年轻的时候的原因。

  比如爱因斯坦,在26岁的那一年写出了关于‘光电效应’、‘布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