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4章 不是义务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光刻机,心里正美着呢,迫切地想要给光刻机找好归宿,以便获得最大的利益——无论是荣誉上还是其他。

  这也是人之常情罢了。

  苏远山当然不能这么轻易就如了他的愿——毕竟,郑振川还是代表着成光所。

  双方是合作关系。

  “……”郑振川一阵无语,笑骂道:“合着你这么说,我们花了两亿多人民币这里砸进去换来的成果没市场?”

  “你也知道我们砸了两亿多人民币啊?”苏远山呵呵笑道:“郑叔,我不要理论上微米,我要的是很轻易就能实现最先进工艺的光刻机。”

  郑振川也爽快:“那等下一台吧。”

  “没事,我等得起。”

  “那这一台呢?”

  “这一台,先过了成果验收再说,完了候德远也会组织一批工程师过来。”苏远山说着正色道:“郑叔,你是知道我的态度的。支持光刻机这种顶尖精密的机械落地国内,我可以不计成本地投入,但技术上一定是要过关的。”

  苏远山话里话外意思很明显,到底怎么样,还得德远以张汝金那帮晶圆厂的老半导体人说了才算,中科院的专家说了不算。

  毕竟远芯是一家企业,支持国产的前提是行有余力,且不影响自身的发展。

  郑振川便笑着点了点头:“我懂。但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一型号的光刻机就应该推出市场了……你难道真的不管,不要?”

  ——这便是郑振川的真正目的,或者说,代表了成光所的目的。

  在花了远芯这么多钱的情况下,即便成光所那边认为理所当然,但郑振川这个实际花钱的人,总是有点觉得不好意思的。

  所以郑振川迫切地想要推动光刻机进行市场化。

  而现目前,最能为光刻机保驾护航的,就莫过于远芯了——只要远芯肯带头要,那么一切都好说。

  苏远山微微一笑:“要,但德远那边暂时不要了。”

  “为什么?”

  “因为德远那边还是希望和尼康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苏远山很坦白地一摊手:“我们好不容易才和尼康把关系搞起来,你总不能让我们一下子就撤退……对吧?”

  和尼康的关系,怎么说呢——远芯和尼康接触的时间很早,早在EDA时期就开始了接触,但那时候的尼康是压根看不上远芯……再加上二者的业务也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是以,直到张汝金到来,这才重新把关系给搞了起来。

  如今尼康和佳能在光刻机领域的地位如日中天,苏远山犯不着为了支持落后一代的国产光刻机而让人“笑话”——舍优择劣,可不是让人笑么?

  但这一台光刻机毕竟凝聚着苏远山的期待和心血,甚至早在研发的时候,他便做好了安排。

  ——远芯迟早是要建立专业的nand颗粒晶圆厂的,而且还会是在特区建立。用以支援将来必定会在特区兴起的各种优盘,MP3,固态硬盘,手机存储等茫茫多的企业。

  只不过,随着去年国家实行909工程,加大了对以华晶为首的国资晶圆厂的扶持,苏远山便觉得……

  在市场领域上扶持光刻机的这个义务,那就应该由国家来承担。

  远芯再牛逼,再能赚钱,那也是比不上国家的。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