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 没有余粮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口气。

  这三人的到来,说起来话很长。

  在一年以前,苏远山就对郑振川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对光刻机的工件台进行改造,朝双工件台方面努力。

  对此郑振川的答复是,中科院里面对这个改造很感兴趣,然后就让长光所的精密仪器研究中心负责尝试了。

  后来精密仪器研究中心搞了几个月,发现自己搞不定,就拉上了清华机械电子系,组成了个联合攻关小组……

  然后……他们居然还搞出来眉目了!

  最起码,他们已经克服了原理上的困难,找到了设计思路。

  既然克服了困难,那么接下来就是完成设计,然后进行工程测试了。

  经过远芯这几年不断的产学研推动,无论是清华也好,还是长光所也罢,早已知道这种技术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或者实验室里——特别是双工件台的构想,在此刻甚至是领先世界的idea!

  所以当然是越快完成技术,越快推出市场越好。

  但要推出市场,在现阶段,光靠精密仪器研究中心和清华还差点意思。甚至不客气的说,要造出工程原型,都还差点意思。

  现在谁都知道,光刻机早已经变成了远芯在拼命砸钱主导,国家在提供技术储备辅导的项目了。光刻机相关的技术,是绕不开远芯的。

  因此,他们来,便是为了拉上远芯。准确的说,是盯上了远芯从霓国进口的那台山崎马扎克机床。

  为了这台四轴母机,苏远山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夸张,但确实是来之不易——它是目前国内买到的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是最昂贵的。

  当然了,苏远山买不是以远芯的名义买,而是让孙西慧那边买回来的。

  苏远山知道,这玩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而所谓机电部的意见,便是希望远芯能够……充分的把采购到的设备“利用起来”。

  ……

  “机电部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原则上,我们还是很同意的。”

  苏远山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腔,扯了个原则。

  他知道这两家的来意——无非就是想拉着远芯搞个精密仪器厂,而且还要让远芯当冤大头。

  苏远山倒是不介意当大头,可在商言商,出钱可以,但冤大头不行。

  拿机电部来压都不行。

  “原则上同意……怎么说?”李主任笑眯眯地看着苏远山。

  “这样说吧,李主任。我们希望看到你们的真实的进度如何,并以此来决定,我们是否有继续合作的意义。”

  苏远山一摊手,很坦白地道:“您要知道,远芯今年花了不少钱,也打了不少水漂。”

  一旁的曲慧便轻轻咳了一声。

  李主任等三人也微微一笑。

  说起打水漂,似乎这里的几位,郑振川,赵凯东,曲慧……有一个算一个……好像都是在打水漂呢!

  而且他们精密仪器研究中心和清华这边,在之前可没花过苏远山的钱!

  苏远山听到曲慧咳嗽,知道自己说得有点那啥……连忙笑道:“嗯,做个比喻,主要就是,远芯还是比较穷。”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苏远长叹了一声。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