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2章 拿着我们的工钱唱山歌?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供的动力更大更稳定,当然,要是用它做原木破料主机,那就不可以了,只能简单加工……

  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宋士达董事看到两家木器厂的生产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于是便把木屋的一些模块、配件的生产任务交给了他们,这也算是给了两家一份大大的订单。

  汉唐集团交给他们的木屋模块和配件都是比较容易加工制造,没什么复杂曲面之类的。模块、配件的生产标准给了他们后,也给了他们实物模型。

  宋士达董事轻声细语地只说了一句话:“和模型一点也不能差……”

  明人工匠们默默地点了点头,马上就按照模型的数据做了几个通止规……这个通止规技术,是汉唐集团教会他们的。

  一开始,汉唐集团订做学生桌、办公桌时,要求它们分别多高多宽多长,给他们相关数据后,又给了他们三个标准木棍……这样也就够用了,汉唐集团的人懒得一一强调。让他们照着尺寸量吧。

  红星工业区也根据现代计量单位的数据,给他们制造了一批计量工具,鹿皮米尺,标准钢尺,大小两脚规,直角尺……人家明人木匠有直角尺,那玩意儿传说是鲁班明的,这个汉唐集团不管,但是铸铁直角尺,带着现代长度单位的铸铁直角尺他们可就没有了

  ……以前在接收安江内海修船厂时,汉唐集团的人现那帮子荷兰造船匠早就用上了大两脚规工具,但明人木匠们却好像没有此项技术……这一点,汉唐集团算是给他们补上了一个缺点。

  汉唐集团人的心眼真好。

  拿到这份大订单,李四和王三心中本来应该高兴才是,但两人却齐齐地叹了口气,他们知道那个潘家木器厂一定比他们的订单大很多……

  本来宋士达董事先找他们安装木工车床设备的,如果他们算开了帐,早一点买了,早一点用上……那物件也实在是好用,也许就没有潘家木器加工厂的事情了,也许就不会被他们趁虚而入了……

  再说也就不用雇佣这么多人了……有了那些物件后,活计变得轻松了,再说汉唐集团好像算计过他们的生产能力一样,派给他们的活儿,不多不少。

  看着手下的工匠们轻松写意地工作,甚至有两个土著边做竹器还边哼哼起了山歌,李四和王三心里像刀扎一般难受……他们都是自己付马票请来的,他们轻松了……就意味着自己的马票变少了,过去忙得要死要活的场面,再也没有了。

  李四和王三恨死的潘家,也嫉妒死潘家木器厂和订单比他们的厂子大。

  他们也许不会嫉妒潘家是广州富的身份,但绝对会嫉妒作为邻居,潘家木器加工厂的生意比他们更好,尤其是在他们先做这一行的前提下。

  不久后,他们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订单,那可能是潘家木器厂都不愿接的活儿。

  赤嵌农业基地的中医院,要五千个小竹管,一厘米粗细……听说是要装什么清热正气散。

  李四当时就安排那两个哼哼山歌的土著加紧制造……看你还拿着我们的工钱唱山歌?!

  五千个毕竟是小数目,没几天便做完了……过了几日,李四去热兰遮城的财务公司核销账目,在市场闲逛时,便听到有人叫卖此物,他当时好奇,一打听价钱,才五毛钱……

  那五毛钱是一枚比指甲盖大一些的圆铁片,不知道上面涂了什么,不过又好像是锡物,但又不知道怎么涂的,很是均匀……那上面本来压制的是伍角字样,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叫五毛。

  他掏出一枚五毛,便购买了一管,拔下塞子,将管内之物倒入手心一些,轻嗅了一下,哇,一股清凉沁入心肺,浑身都觉得舒服……这里一定有薄荷之物,这是李四的第一判断。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