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同舟新_风雨华夏,血色衣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不显山不露水的打算攻伐河北?

  江东的朱明排在了第三。

  虽然和李唐一样坐拥三郡,而且人口稠密,钱粮富庶,假以时间其调用的兵力可能还在李唐之上,但同舟阁还是将其排在了第三,理由也很简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吴越古国,本就人才稀少,却又内乱横生,因而朱明攻破了两郡能得到的也不过是人口,想要将之转化为兵甲钱粮尚且需要时间,而人才的缺乏也可能成为制约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坐拥三郡的势力过后,接下来的便是拥有两郡的势力:苻秦、齐、孙吴、陈等都赫然在列,但是除了苻秦以外,其余三个势力都被同舟阁给出了不太好的评价。

  “同床异梦,姜田皆齐。”——这是齐国。很明显,在同舟阁的视角看来,虽然齐桓公敢于刮骨疗毒,把田齐的臣子们安置在了彭城,但是这也相当于变相承认了田齐的独立性,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陈和孙吴的评价倒是颇为一致:荆南一统,方可苟安。

  二者尽管都是坐拥两郡,但是两郡的人口加起来甚至都可能不如楚国所在的南郡人多,就算是全据荆南,最好的也不过是利用长江天险隔岸观火,寻找那可能存在的一丝丝机会。如果在楚国或者刘宋抽出手来的时候双方还没有吞并对面,那便只能说一句大势已去。

  再往下便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隋与周,两家以许昌为界,把颍川郡一分为二。

  这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汉灭魏引起的乱子。

  大汉的檄文经同舟阁通传天下,许昌虽然慢了点,但是同样接到了消息,但也因为消息的迟滞性,这个消息与大汉派来招降的使者同时抵达了许昌。随后无论是早就达成了约定的荀彧,还是作为曹操死忠的夏侯惇、曹仁,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许昌。

  当晚,荀彧与夏侯惇等人都走西门从许昌撤离,周军和隋军的反应都慢了一拍——或者说,他们也没想刻意去围追堵截,故意放这两拨人逃了出去。也因此导致了一个结局:许昌同时被周军与隋军共同占领了。

  自然而然地,双方就颍川郡和许昌的归属问题展开了谈判,但是毫无疑问地,双方均不想放弃已经到手的地盘,但也不想因为这块地盘与对方大打出手,所以在一次次的谈判之下,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只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的和平只不过是因为双方不知虚实,暂时停止干戈,或许半年,或许一年,双方必然再起刀兵。

  因而同舟阁对他们的评价是:“生死之战,各怀异志。”

  接下来便是各个半年内没有什么成果的势力,对这些势力,同舟阁并没有给出什么特别的评价。只是正常的对其人口兵力进行了一个估计。

  最后的最后,同舟阁放出了一张年初势力数量与现在势力数量的对比:半年的时间内,最初的势力已经少了十几个。而同舟阁也恰到好处地抛出了那个问题:

  谁才是活到最后的那个胜利者?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