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7章 河洛为何是华夏之根_神隐山海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中”。

  《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河洛文化博大精深,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树大根深的“根文化”与“核心区域”文化,是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是国家的文化之“根”。

  陆丞一边走,一边在思索:“河洛地区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河图和洛书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其中何为因?何为果?”

  他想了许久,百思不得其解,便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李宓兮,董小宛,你们二人在这里待了很多年,有没有发现这附近有什么特异的现象?”

  李宓兮乃是传说中的洛河女神道成肉身,底蕴深厚,此时已经有了玄仙中期的修为,见到陆丞并没有诚惶诚恐的感觉,她虽然不晓得陆丞是仙王,但该有的尊敬还是要有的,答道:“老祖,您这问题太宽泛了,我经历漫长的岁月,见过的东西太多,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陆丞道:“不着急,你慢慢想,想到一条说一条。”

  李宓兮道:“上古时期,这里的仙灵气很丰富,土地很肥沃,种什么长什么,还有无数的奇花异果。”

  “嗯,然后呢?”

  “后来仙人越来越多,仙灵气逐渐衰减,但河洛地区依旧风调雨顺,养育了无数的百姓,诞生了中华文明。”

  陆丞真正想知道的是,河图洛书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但他没有打断李宓兮的话。

  李宓兮接着说道:“再后来,虽然仙灵气彻底耗竭,但我在洛水之中,感觉到微弱的‘玄黄之气’,正是因为有少许的玄黄之气,才让我渡过漫长的岁月。”

  “玄黄之气?”陆丞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脚下的土地中,的确有很稀薄的玄黄之气,而洛水之中蕴含的玄黄之气比三山五岳还要多一些。

  “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可是,这微弱的玄黄之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祖,我忽然想起,幼年时期,曾听父王说,上古时期有几件神器诞生于此,包括造化玉碟在内,都是在这里出土的。”

  “咦?这话怎么说?”

  李宓兮的前身是洛水女神,生前是伏羲大帝的小女儿,她所说的父王便是伏羲大帝。

  “父王没有经历龙汉初劫,他从赤明二劫开始崛起,到开皇三劫成为帝王,虽然没有亲手摸过造化玉碟,但听说有人在秦岭北麓的一座山坳里挖出了造化玉碟,后来造化玉碟辗转落在鸿钧老祖手里。”

  “秦岭北麓?具体在什么地方?”

  “就在洛水的源头,相当于蓝田县的位置。父王在那里建造洞府和宫殿,后来经过雨打风吹,地上的宫殿倒塌了,地下的洞府还在,我在那里寄托神魂,成了我的栖息地。而且迄今为止,父王布置的先天八卦阵还在发挥作用。”

  听到这里,陆丞舍弃了沿着黄河考察,改变方向,沿着洛河往上游走。

  董小宛走在最后,走了好大一阵子,忽然鼓足勇气道:“老祖,我跟着吕不韦多年,常常见他站在北邙山之巅,面朝这个方向观望。曾经有两次,我在半夜三更,看见这里有奇异的彩光,然而彩光持续的时间很短,不到一刻钟就消散了。”

  陆丞转头望着她,问道:“这是何时发生的事?”

  “老祖,那两次彩光出现间隔的时间,差不多是一千年。”

  “这件事也很重要。”陆丞沉吟良久,忽然心中一动:“难道在洛水的源头,还有潜藏的宝物尚未出土?如果真有宝物,那肯定是稀罕的至宝,只有最顶尖的宝贝,才会隐藏那么深……可那究竟是什么宝物呢?”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