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信虞城_帝昊的平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昊,我们可以跟家人报平安了。”姒昊的手臂搂住虞苏腰,他沉重地点头,回道:“我想将传信的事托付昆乌戈。”

  昆乌戈现今不再亲自带领商队出行,不过他仍有商队,领队是他侄子。这支商队,走的还是昆戎和缗地的路线,能将信息带到缗地。

  虞苏的大姐夫是缗国的卿臣,只要将消息告知他,就能传到虞城,再由虞城传递至任方。可恨规方南道不通,否则直接从规方去任方多便捷,根本不必这样大费周章。

  姒昊和虞苏返回营地,大帐里的酒宴还在进行,远远就听到昆乌戈和鬲岳酒醉喧哗的声音。昆乌戈带人去牧民家购牛羊——犒劳士兵,姒昊之前在大帐里没见着他。听他醉语,姒昊想明日再找他喝酒,顺便谈传信之事。

  此时,士卒大多入睡,帐篷外见不到什么人。姒昊和虞苏没有留意,规君出帐方便,正巧看到他们两人从湖畔归来。规君对虞苏的印象比较单薄,今日见他运送物资前来,才留意到他。此人陪同帝子历经生死,无疑是帝子的心腹,看他一向温和安静,倒是让人好奇,他和帝子都谈了些什么。

  醉得脚步虚晃的规君,没去猜想他们两人如此亲密,也许有着特别的关系。他在侍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返回大帐。

  这夜,虞苏睡在姒昊的帐篷里,帐中只有他们两人,帐外有两位侍卫。他们熄灭油灯,卧在一起,悄无声息地缠绵,无人知晓。对经历过一场大战的姒昊而言,像是一个犒劳,他活着,所以才能再次将虞苏拥入怀中。

  天将明,姒昊沉沉睡去,虞苏钻出被子,将衣服整齐穿上。他点亮油灯,跪坐在木案前,用自带来的墨笔木牍书写。

  帝文,父母自然看不懂,但是父亲知道秉叟能看懂,会拿给秉叟帮读释。身为人子,虞苏心里有深深愧疚,他感激父亲的宽宏,也心疼母亲对他的思念和担虑。不知母亲能否原谅他和姒昊的欺瞒——骗她是去缗邑投奔大姐,实则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唯一能让母亲欣慰,无外乎是知道她的儿子还活着,并且活得很好。

  多么希望这份木牍,能一眨眼的功夫就抵达虞城,然而并不能够,路途曲折。阿母,等阿昊将规方的南道打通,我们就能回去看你和阿父了!

  虞苏搁笔,木牍上密密麻麻都是字,哪怕千言万语,仍不足以去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在这宁静的清晨,虞苏想起自小生活的宅院,想起在火塘边忙碌的母亲,还有匆匆推开柴门,前往宫城的父亲。

  父母一定都还好好的,平平安安。

  冬时,那位子族的女子再次出现在虞城,她还是单独前来,没有伙伴。去年,虞母第一次见到她,还以为她是位男子,头发很短,高挑英气,做男子打扮。

  她第一次来到虞苏家,虞母以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