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5章 番外 曲维贞姐弟(十五)_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葬进了曲家的祖坟,世代享受曲家子嗣的供奉,毕竟她可是曲家第三个有诰命的人。

  第一个是曲母,第二个自然是黄芩。

  曲家算是飞出鸡窝成了凤凰,不知多少人羡慕他们,尤其是在曲静翕成了工部尚书后,曲家村里那些深知内情的老人们纷纷感叹曲静翕姐弟的好运,当年被那对夫妇选中,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天路。

  曲静翕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会读书,因此科举成绩还不错,在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后他就开始进入官场。

  他没有野心,且感兴趣的方向主要在农业上,因此三年翰林后他便进入工部,主要研究的是水利工程和水稻的种子这两块。

  论数学,他是远远比不上她姐姐的,因此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实背后都有曲维贞的影子在,她也实名参与过黄河的疏通,好几个水利工程的建设,甚至就是她带着云璐学院的学生们改进了水车,再由工部进行完善。

  云璐学院也是通过曲静翕才在大楚各地遍地开花,朝廷多次给云璐学院颁发奖章,鼓励她们多做发明改良。

  而曲静翕对水稻的研究也达到了前无古人成就,通过层层选种培育,耗时近二十年培育出多达八种水稻种子,有产量较高的,也有米粒硕大的,更有松软可口的……

  权看你想选择哪一种。

  在曲静翕致仕时,他研究出来的水稻种子亩产已经达到了五百六十斤一亩,当然,这是试验田出来的数据,其实放到民间播种也就能达到四百斤一亩。

  这也比以前的亩产两百多斤要高得多,而且口感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还是挺好吃的。

  当然,他能有此成就也是因为他有一个好下属,正五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傅大郎。

  曲静翕之所以会跑去研究水稻,一是因为他出自农家,想要让农民的日子好过些,二则是傅大郎的影响。

  那些年每逢假期,先生和师娘最爱带他们去的地方就是农庄,到了地方把他们往地里一扔就逍遥自在去了。

  而他和三姐则要带着一群萝卜头下地干农活,撒稻种,插秧,施肥,收割,甚至除草和捉虫他们都干过。

  傅大郎种地并不是闷头就干,他只会写简单的字,但用那些字和自己认识的符号,他记录了很多很多的笔记。

  除了水稻的种植笔记外,还有小麦的,各种蔬菜瓜果的,甚至养鸡鸭鹅和鱼的笔记都有。

  在他考中进士前,他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研究,而他能做的就是从他手里接过这个棒,召集起工部的资源和他一起研究。

  而他能当上工部尚书,傅大郎能够从目不识丁的农夫成为五品检校员外郎,就是因为他们做出来的贡献足够大。

  除了水稻外,其他种植和养殖技术也都有改进,种子也都经过改良。

  有能力,做出了实在的贡献,二师兄是皇帝,还有个师弟是内阁阁老,他想要不当工部尚书都难。

  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这么多东西,在史书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觉得这一生都不算白走了。

  而回忆往昔,他最庆幸的就是当年先生和师娘因雨借住,先生心血来潮教了他一段论语,师娘看上了三姐术数上的天赋,让他和三姐多了一个机会,一个彻底改变人生的机会。

  不然,今天的他也不过是曲家村里一普通的农夫罢了。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