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何物不囚徒?_大汉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途有郡县接应粮草,但大军行进缓慢,应如何处置,请殿下示下。”

  刘据想了想问道,“东良有何良策?”

  郭昌道,“末将以为,大军应速速进入广汉,广汉,蜀,犍为三郡并称三蜀,乃巴蜀最富庶之地,届时便可将老弱流民留下安置,精选青壮之士继续南行。”

  刘据道,“好!就依东明所言行事!”

  大军稍事休整,待李陵将流民并入大队人马之中,再遣人把任安和田仁招到军中,他细交代一番之后,再度开拔。

  他不能在郡县中久留,但是任安和田仁本就是刺史,他们是可以的。

  任安见到大队人马,艳羡不已,不停地向刘据表明想随军的意图,但是这种事他身为太子不能做主,只叮嘱他配合做好流民安置,随军的事以后再说。

  得到太子的支持,任安信心骤增,和田仁回到武都郡,火速办理各项事宜。

  大军在武都境内,他的刺史职司便在武都,大军开拔到广汉郡时,他同样赶往广汉,一内一外,两相呼应,互不干扰。

  越往南走,道路越发难行。

  要想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中开出一条大道来,实在难比登天。

  武帝曾派出二十几万人,试图打通汉中到巴蜀的道路,几年下来民力财力消耗不少,但成效甚微,留下一堆烂尾工程。

  大军在阴平和甸氐两县界内停留一天,刘据特意“接见”了那两个被独孤宏软禁起来的县令。

  他原以为这两个人怎么也得有六七十岁,毕竟是一族之长,年轻人肯定不行。

  可是一见面却发现,阴平县令最多不过三十岁,甸氐县令连二十岁都不到,趴在他脚下瑟瑟发抖,连话都说不利索。

  他一脸疑惑看向独孤宏,“飞鹰,你确定没有抓错人?”

  独孤宏道,“殿下,的确没错,这两人都是各自族长的唯一后人。”

  一问之下才明白,原来这两县的县令,也就是族长,在听到其他县官几乎全军覆没时,吓得一口气没上来,一命呜呼了。

  之后推举了几波,都没人愿意接下官印,迫不得已让那两位族长的儿子加代和尤力暂时代管。

  这两人早已吓得三魂飞升,七魄跑路,听到消息后连夜开逃,结果还是没跑成。

  问明情由,刘据让两人站起来说话,可加代和尤力就是趴在地上不肯起来。

  刘据不知道坊间究竟把自己传成什么样,把这两人吓成如此模样,和声道,“只要你们据实回答本宫问话,本宫不会为难你们。”

  “加代,阴平县可有妄杀之事?”

  加代摇头。

  “甸氐呢?”

  尤力也摇头。

  “霸田毁屋之事有吗?”

  两人还是摇头。

  “强迫为奴之事有吗?”

  加代和尤力仍然摇头。

  刘据道,“如此,你们的死罪就没了。”

  加代和尤力大喜,抬头盯着他不停地看,“殿下,真的……不杀我们?”

  刘据笑道,“没有必杀之罪,为何要杀人?”

  两人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垂首而立。

  刘据问道,“若本宫许你们接掌本县,可否愿意接受上官管治?”

  “愿意!”

  加代和尤力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刘据道,“刺史大人明日就到,你们到任大人那里接受询问,然后再到太守叶环那里报道。”

  “喏!”

  两个人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意味,千恩万谢地走了。

  独孤宏奇道,“殿下为何不治他们弃逃之罪?”

  刘据微微一笑,“没有接任,何来弃逃?”

  独孤宏恍然,和裴历相视而笑。

  刘据并不是不想惩治无能官员,只不过原县官已死,不用再追,另一个重点就是涉及氏族问题,还是由他他们自己来解决比较好。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么他就会采取腾笼换鸟的策略,来个大移民!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