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殿下有点非主流……_大汉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殿下,此石甚是妖异,是否有异物藏于其中?”

  郭梵的一句话差点把刘据逗笑,“郭大人此言差矣!磁石之中并无妖异,任何磁石均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此为其固有特质,与他物并无二致。”

  说着他把一块磁石放在桌桉上,另一块置于下方,把众人召到身前,在桉下移动磁石,桉上的磁石也跟着移动起来。

  郭梵大惊,“殿下适才所言此物无妖,这又是何故?”

  刘据笑道,“此乃相吸之力穿透桉面,并非妖力。”

  不但郭梵不相信,就连王平也是眉头紧锁,看向他的眼神明显和刚才不一样了。

  刘据暗呼不妙,不是要把自己当成另类了吧?还是……神棍?

  他把磁石收起说道,“本宫推行公学,目的就是要开启民智,人为万物之长,上天赐予诸多神物,早一日发现,早一日使用,便可早一日享受天赐之福。”

  他已经不知道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能让这些人既听得懂,又更容易接受。

  王平犹豫半晌,问道,“殿下以为,治国之本应在何处?”

  刘据知道,由于刚才表现太过,这位王老夫子开始怀疑自己了。

  “治国之根本自然是要以德治天下,恪守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之法,维护家国正统,施民以恩,惠民以实,自省自节……”

  王平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殿下如此想法,老夫便放心了。”

  啥意思?

  刘据心说你这个老夫子,想啥呢?

  王平又道,“至于穿凿附会,奇技淫巧之道,非明君所为,殿下应远离之。”

  刘据:“……”

  他想骂人!

  什么穿凿附会,还奇技淫巧?

  不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生产力快速发展,难不成每天知乎者也,吟诗作对,馅饼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先生说得是,本宫记下了!”

  这句完全违心的话,他还是非常“真诚”地说出口了。

  他明白,莫说现在自己还仅仅是个储君,即使有一日真正坐上帝位,要扭转这些读书人骨子里的执拗劲头,恐怕也千难万难。

  看来太子公学任重而道远啊!

  收起自己过于前卫的想法,刘据再也提不起兴趣多说什么了,随便找个理由结束了这场宴会。

  他让郭梵把那个叫胡望古的工官叫过来,他要亲眼看一看蜀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看着卓少儿望向独孤宏依依不舍的眼神,刘据道,“飞鹰,此去有少安跟随即可,少儿小姐有事找你。”说罢也不管他是否同意,向裴历使了个眼色,大步离去。

  成都在经历秦时李冰治水,修建都江堰之后免于水害,数十年的发展,天府之国的美名已是实至名归。

  而蜀锦又独树一帜,成为朝廷贡品的主要来源。

  在成都西南,锦官城已经初具规模。

  刘据在工官胡望古的引领下,来到这片专为蜀锦生产而设置的“新区”,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专业化生产并规模化的实例。

  整个区域里集齐了桑蚕养殖,蚕丝收理,印染,纺织成布等全套工序,让他不得不惊叹,成都的文明发展程度,似乎比长安要高出许多。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