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移风易俗_大汉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感激之色溢于言表。

  刘据把两人扶起,赵营平脸上的伤口已然不再流血,但看上去仍然憷目惊心,“你们仅管放心平叛,本宫既是监军,自当为你们扫平一切障碍!”

  “谢殿下!”

  ……

  若水河一战,歼敌近九万,俘掳两万余人,把纵横昆明越巂一带的彪悍游民彻底荡平。

  郭昌和赵营平率领大军继续南下,把姑缯,叶榆和廉头三个反叛县从头到尾“洗”了一遍,斩杀匪冦近三万人,偶有逃遁的漏网之鱼也都跑到大山里面当野人去了。

  益州郡再次回到大汉手中。

  滇王携长子五德和家卷回到叶榆县,因益州太守杨洵被杀,刘据便让滇王暂时代理郡政。

  而滇王体弱多病,郡政实际上便落在大王子五德肩上。

  二王子临谒被擒,滇王自始至终都没提过一个字,但是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刘据最后一次见他时,躺在病榻上连睁开眼睛都显得极为吃力了。

  “大王子,滇王知道二王子之事吗?”

  他最终还是没忍住,把五德拉到一边询问。

  五德神色暗然,“知道!吾弟跑到军营去的那天,父王便知事已难回,故而……病情加重!”

  刘据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五德扑通跪倒,泣声道,“殿下,下官知道吾弟已犯下不赦大罪,但……父王心急难语,下官恳请殿下允吾弟前来,见一见他老人家……否则……怕是没有机会了!”

  刘据略一思忖,“本宫这就差人带他过来!”

  “谢殿下!”

  五德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他把五德扶起,说起开设公学的事,五德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殿下,下官在叶榆开设的文翁学堂已达十几所,可惜……都被叛军焚毁,重修还需要一些时日。”

  刘据道,“此事你放手去办,郡中属吏尽量选用学堂中人,并广而告之,让乡民们知道学堂的好处。”

  五德大喜:“喏!”

  叛乱平定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重修学堂,而且凡是在学堂中学习过的人,无论贫贱,都按年次接受太子面试成为郡吏,这个消息象一阵狂风席卷各县大街小巷。

  成为吃皇粮的人,是多少人做梦都想得而得不到的美事!

  所以,新学堂重开的当天,便有几百人前来报名,那份热情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而大王子五德把文翁学堂改成了太子公学,更是吸引各方前来报名的金字招牌。

  随着一所所公学开始招收学员,五德也从每日的繁忙中抽出身来,执行太子的下一项安排:移风易俗!

  刘据发现,这里的乡民往往都把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顶,穿的衣服更是千奇百怪,甚至随便披张兽皮就可以到处乱走,语言更是晦涩难懂,和朝廷派驻过来的官员完全不同。

  这也从最直观的表象上,把他们和朝廷分割开来,难以整合。

  所以,他决定先从看似最浅显的地方入手,把这些本地乡民彻底“汉化”!

  而事实上,这项政策的推行极为顺利,他想象中的抵触对抗根本就没有发生,乡民们排着长队争相来领新衣和转换发式。

  也许是学堂中和成为属吏的那些人起到的示范作用吧,刘据最担心的问题反而不是问题。

  而真正的问题却是他没有料到的。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