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也不是铁板一块_回档之无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想自己独资注册地产公司,可在调查完相关政策之后才颓然发现,国内根本不允许一个从未从事过地产行业的外资公司直接进入地产业。若想进场,则必须找一个有资质的公司合作。

  只是找一家合适的企业并不简单,首先是规模,不能太大,若是太大,对方能跟他们合作也不过是想借用他们“外资”的身份,发展下去的局面就是人家吃肉他们喝汤,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初衷,同样又不能太小,若是太小,即使有资质,在格局上就会被限制的很严重,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就会十分被动。

  耿国泰微微点头,也知道自己兄弟最近很不易,自然也不会过多的苛责他。

  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管跟我说就好。”

  “我当然不会跟你客气。”耿国忠展颜一笑,接着道:“我方来内地,圈子太小,不像二哥你在粤省那么久,如果有实力差不多点的人,不妨给我介绍介绍啊?”

  耿国泰这才明白,四弟做了两手准备,第一,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第二,寻找合适的国内的投资人。

  这是想借自己的人脉啊。

  “这事儿让大哥出面不是更好吗?他在沪市时间也不短了,你怎么舍近求远?”

  “嘿!”耿国忠微微摇头,苦笑道:“你是我亲兄弟,大哥还得加个堂字,再说爷爷让我去沪市而不是直接让大哥插手,你当时不在场,没有看到大哥的脸色。他不拖我的后腿,能给我稍稍引荐一下沪市政府部门的领导我就谢天谢地了,还指望他们再帮我多做点什么?”

  “那好吧,回头我帮你联系。”弟弟一说这情况,耿国泰立刻就明白了。他们兄弟几个人为了在家族中能有更多的话语权,也是飚着一股劲儿。

  能有兴趣有能力玩儿房地产的,则大多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要么经济实力雄厚,要么上层关系扎实,这些人只有那么一小撮,耿国泰在深圳还真认识几个。看起来沪市跟深圳相距甚远,可到了这种层次,他们身边的朋友又能差到哪里去?而这个“身边”却并不特指一定在深圳,沪市也不见得没有。

  有一个著名的“六人”理论,说的便是想要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只需要六个人的牵导。耿国泰相信以自己在深圳的人脉,帮弟弟牵线一个沪市有实力的投资人不会太难,当然,他甚至觉得保不齐深圳就已经有人想去沪市发展了。

  得到哥哥明确的答复,耿国忠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话题,则轻松了许多。

  “对了,小晨曦那边怎么样了?”俩人聊了一会儿,耿国泰忽然问道:“听说她在……滨海主持投资?”

  耿国忠听他动问,点了点头答道:“是啊,爷爷去参加了一个什么朋友的葬礼之后就把她留在了那里,说起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