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7 世界第一先进_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率,又减少了能耗。

  特别是《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欧洲那边还要晚一个多世纪,也就是在十八世纪的下半个世纪才发明出来,就是搅炼炉。

  有宋应星在,并且京师这边并没有被李自成攻陷,相关数量的工匠也都在。因此,之前的时候,张明伟都没有特意关注过炼铁这块。只要朝廷有钱有人,这钢铁产量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

  崇祯年间,有记载的钢铁产量,就只是佛山一地,就已经实现单炉六千斤的规模,并且还是全面普及,这样的超大铁炉有数十组,年产超过三万吨。

  京师这边,京畿之地就有铁矿,并且是京师所在,朝廷需求大。因此,这钢铁产量自然是远超佛山了。

  不过有一点很意外的是,佛山的钢铁质量是全国有名的,北方这边的钢铁质量远远比不过。

  对此,这个时代的人都不清楚,还以为是那边工匠的技艺更精湛的原因。包括宋应星在内,也是如此认为。

  但是,张明伟却很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而他要改进的,就是针对这个原因进行改进下,提高北方钢铁的质量,不管是造枪还是造炮,就都能事半功倍。

  崇祯皇帝对于钢铁这块,当然是非常关心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问张明伟。

  此时,他从张明伟那边确认了消息,便好奇地问道:“先生是准备如何改进,难不难?”

  “不难!”张明伟听了,马上便回答道,“只需要把燃料换下,钢铁产量的质量便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钢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蒙古人骑射无双,为什么如今却是不行了?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钢铁太少。可怜的蒙古人,被大明封锁的连箭头都要用骨头磨制来代替,由此可见一般。

  因此,听到皇上和兴国公谈到这钢铁一块时,堵胤锡作为大明首辅,自然也是非常关注的,立刻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此时,他听到了张明伟的回答,不由得非常诧异道:“就这么简单?”

  “嗯,就是这么简单!”张明伟听到,转头看了他一眼,当即笑着点头说道。

  “为何?”这一次,是崇祯皇帝和堵胤锡几乎不约而同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又到了科普环节了啊!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看向崇祯皇帝说道:“一如新学中所提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各种元素组成。我们平时所说的钢铁中,其实严格来说,就是一种合金,意思就是说并不只是铁而已,里面还含有……”

  听着兴国公在那侃侃而谈,堵胤锡等人立刻又变成了苦逼脸,他们听不懂啊!

  不过虽然听不懂,但是从兴国公的话中,他们却能听出个大概,意思就是如今炼铁所用的燃料,也就是那个煤炭是含有让铁器变脆的东西,只要把这种杂质去掉,就能提高钢铁的质量。

  佛山钢铁之所以质量好,就是因为那边的燃料不是煤炭,而是木料。

  听着这些话,堵胤锡等人不得不感慨,这个新学真是太有用了,难怪皇上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新学的普及!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