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冷乏虚堂韵难歇_花开彼岸情不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心怀抒发,不料却让另外两个人今夜再也难眠。

  一个就是太子18岁的女儿颖郡主,她青梅竹马的好友在西郊乱斗中被人趁乱刺死,正自心伤,听到箫声不由得感伤、彻夜难眠。

  另一个就是当今太子。太子对音律的痴迷几乎无人不晓,若不是他被搁置在这个位子上,他想,自己会寻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与琴相伴终了一生。

  他生性坚毅,百折不回,能逼着自己放弃心头好,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但一个人喜欢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当箫声刚起的时候,他就静静地站在廊下负手细听,小太监们以为打扰到他,过来请示,要不要让吹的人停止,被他一摆手退下了。

  箫声即歇,他忙命人不许惊扰的去寻吹箫的人,不料,几番搜寻,仍不见踪影。

  我府上竟然有如此人才?

  他低头沉思道。此后的几天,却再也没有听到箫声再起。

  他心里惆怅、若有所失,但也不愿派人遍处寻去,他本是抚琴之人,最知道,对于喜爱音律的人来说,随意轻松的环境最能演绎出自然之美。

  那些或为名、或为利、或惧怕权势压制下奏吹出来的,莫不充满了谄媚之色,匠气难闻,比如,宫中的乐师。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落雨微微,空气憋闷。门廊下的雀鸣让正在书房看奏折的太子心中颇有些烦乱:

  父皇卧床不起后,虽然由他监国处理朝政,但相国一边雄厚势力竟放肆到了罔顾父皇旨意的地步,经常在朝堂上讨论朝政之时、以各种理由抗旨不从!

  他把奏折一摔,冷哼一声,站了起来。

  心里欲闷,于是就在廊下负手边走边看:

  深秋的季节,竟还是如此闷热,岂不反常?

  胸中未能舒畅,只得又转回屋内,却一眼瞥见前厅架子上的瑶琴,心中一动,坐了过去。

  虽然很久不弹了,但指法依旧娴熟无忌。

  这是一首《潇湘水云》,曲风起先奔腾壮阔,对江山的指点之意明朗不遮,但尾部却有隐世的隐晦,颓废潇洒。

  若有一日能纵情山水之间,该是怎样的幸事!

  遂双手压琴,止住了琴音,正要起身之际,不料,那久违的箫声竟然再起,吹奏的也竟然是同样的曲目!

  但与太子心境不同,柔和婉转,安慰之意尽显。

  箫声曲尽温柔,让太子心生共鸣,手指不由得重新搭在琴上合了起来。

  两人一琴一箫彼此抚慰倾诉,听的廊下的太监仆从们如痴如醉,浑忘了还有自己的活要干,直等到太子妃走来看见呵斥,才重新各干各的去了。

  太子妃是镇守西疆大将军王浩之女,形容艳丽、脾气温婉。和太子的感情也很好。对太子的侧妃也很宽厚,因此全府上下尽受爱戴。她走进来看见太子正在与箫声合奏就没有打扰,而是在一旁静立,直到一曲奏完,才伸手按住了琴弦。

  “何事不高兴?”

  “没有。”

  太子内心其实仍想继续弹下去,无奈,太子妃为女儿婚事前来商议。对此,太子并没有多少意见:

  左右不过是嫁给自己人,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因此敷衍了几句,就打发走了,可是准备续弹之时,箫声却无影无踪了。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