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五一章 还是不是大明的臣子?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千万两是个惊人的数字,大明朝廷一年的国库收入才五百万两,这就相当于大明政府四年的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八大晋商之富。

  当然,现在崇祯每年的帑收入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不过那毕竟是私人收入。

  这些银子除了各大奸商的家产,还包括了那些抵抗天策军将官的家产。

  尤其是宣府几路参将驱使妇孺冲阵的行为罪不容诛,王越已经命令冯源山将他们尽数抄家,并抓捕归案。

  除了金银之外,此次行动,还获得了众多的实物,如大量的粮米,豆料,布匹、食盐、茶叶、煤铁等物资。又有抄没的奸商们众多的宅院,田亩,商铺,典当、钱庄等等。

  这些货物和实物,将要就地处理和拍卖,这个自有起点城贸易公司负责。

  起点城商务部门与天策军通力合作,对这次宣大地区查抄工作进行登记和汇总,由于项目众多,所以异常繁忙,所有汇总的结果都会第一时间送给王越审阅。

  王越正在查看商务部送来的账册,勤务兵来报,说是宣大总督卢象升求见,随同的还有两个老头,说是宣府巡抚朱之冯和大同巡抚卫景瑗。

  王越不禁苦笑摇头道:“这些人呀!”

  自天策军出兵宣府大后,卢象升已经不止一次登门了。

  阻止不了王越向宣大伸手,朝中的许多人就盯上了王越抄上来的银子。因为这些工作都是天策军在做,后交商务部统计,所以外界很难知道具体数额。

  现在外面已经众说纷纭,王越抄没晋商的财富数额成了焦点话题,甚至有人言:晋商跌倒,王越吃饱之说。

  卢象升几次三番跑到起点城就是为了这件事,言这些财帛,皆是民脂民膏,应该上缴朝廷,用于各处急需的地方,等等等等。

  都上缴朝廷是不可能的,那就违背了王越的初衷,银子到了大明官员的手里,很难用到实处。

  不过这些财物虽然是天策军查抄的,王越也不能独吞,否则对各方也不好交代,对王越的名誉有损。

  对于这些钱财的去处,王越已经安排人在做计划,尽量做到信息公开,政务公开。

  其中上缴给崇祯的是二百万两,另外还要减去天策军此次出兵的军费,弥补因晋商伪造银圆券对帝国银行造成的损失等等。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笔钱还有一个大的计划,就是宣大及山西境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起点城建设部门已经在做预算,在山西境内建设公路和铁路项目,这才是一笔大的开销,对于各方也能说的过去。

  山西是能源大省,煤炭、钢铁、铝土储量丰富,对起点城的工业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起点城经济实力很强劲,天策军在海外征战所获得的财富也很庞大,晋商的赃款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大明朝廷作为现任z

  请收藏:https://m.bqg9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